国家中心城市的美丽中国路径:1.69万公里绿道 铺就“绿色福利”

2018-02-13 06:26:14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刘波

新津的绿道建于湿地上。(资料图片)

绿道充满了天府元素。

市民在成都北三环路三段的绿道上漫步休闲。

天青色等烟雨,而成都在等你。

2月的第一个周末,成都市党政“一把手”分别带队前往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等20个区(市)县,调研天府绿道建设情况。这天立春,成都也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春雨。细雨泥香中,建设已超过5个月的天府绿道,让绿意开始生长。

而在未来,这种“一把手”对绿色的调研和关注,还将成为常态。去年5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报告指出成都要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胜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作为正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一直在探索绿色,也正试图通过一条世界级的绿廊,留住绿水青山。绿道之外,“三治一增”“三大战役”强力推进,除了蓝天与雪山,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已经被市民感知。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成都的地区生产总值逼近1.4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八。同时,在新一线城市中率先发起人才“大战”,引得众多知识青年落户。人来了,如何留住?事实上,在成都探索美丽中国的绿色路径背后,已经从人本逻辑出发,为人建绿道,建留住人的绿道。既要打通城市绿色血脉,又要为城市发展创造新场景。

打造世界级绿廊

2035年建成天府绿道三级体系

2017年9月,成都正式公布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总长1.69万公里的市域三级绿道体系跃然纸上。在这张图纸上,成都如同一只绿色的“蝴蝶”,以中心城区为圆心,绿地呈环形铺开,以锦城绿道为界形成躯干,东西两座山脉构成展开的“翅膀”。

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天府绿道体系总体由三级绿道构成,分别是“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1920公里区域级绿道、5380公里城区级绿道、9630公里社区级绿道。三级绿道形成贯穿全域、覆盖城区、连接主要功能区的绿色交通体系。

其中,“一轴”指沿锦江从都江堰紫坪铺至双流黄龙溪总长180公里的锦江绿道;“两山”指沿龙门山东侧、长度约350公里的龙门山森林绿道,沿龙泉山西侧、长度约200公里的龙泉山森林绿道;“三环”分别指沿三环路总长100公里的熊猫绿道,依托环城生态带、主线总长200公里的锦城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总长约320公里的田园绿道。另外,还有依托走马河、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斜江河-公式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等7条水系廊道,形成的总长约570公里的7条滨河绿道共同组成的“七带”。

“建成后的三级绿道体系将成网互通,总长1.69万公里,据目前资料,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绿道系统。”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樵说。

截至今年1月底,成都已编制多层级规划和方案50余项,开工建设绿道1178公里,建成绿道785公里。根据规划,成都将在2020年建成840公里“一轴两环”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2400公里;2025年建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8680公里;2035年全面建成天府绿道三级体系。

绿道蕴藏八大功能

成都将把其打造为创新接口

一直以来,生态建设的布局,是城市发展格局的基底。而天府绿道系统的建设,将把成都散状的斑块型的水、湿地、湖泊、林地串联,将宏观和微观勾连,城市和农村联通,形成多功能复合、多功能叠加的载体。

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樵这样介绍:天府绿道不只是城市绿道慢行系统,还承载着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的八大功能。

在交通方面,绿道将会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在规划建设绿道时,把绿道和公交网、轨道网结合在一起。以后要去近的地方,大家可以直接走绿道到达,去远的地方,走一截绿道再转公交或者地铁,实现真正的慢行系统和绿色交通。同时,绿道还串联起了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综合体。

张樵说,在生态绿化方面,通过绿道美化了环境,为市民营造了一个生态、美好的工作生活空间。同时绿道上将建设大量的旅游休闲设施,既方便市民开展各项休闲活动,也能吸引外地游客来绿道观赏游览。此外,通过绿道建设了大量的绿色开敞空间,为以后出现紧急情况时,提供了应急避难的场所。

文化体育也是天府绿道的一个重要功能。从目前已初具雏形的熊猫绿道和锦城绿道来看,熊猫、蜀文化、川西林盘等厚重的天府文化元素,以小品、雕塑等多种形式融入到了绿道的建设当中,同时绿道中500米一个的驿站也被植入了文化馆和图书馆的功能。“比如锦城绿道,植入了一千多个体育设施、几百个文化设施。一方面补齐了城市建设上的一些短板,同时也满足了市民对文化、体育活动方面的相关需求。”张樵说。

除了这八大功能外,成都的天府绿道还是一条动态的绿道,它是一条绿化空间,潜藏的是无可限量的创新接口,以及经济与生态连接的巨大可能性。成都此前便提出,要把绿道打造成新的消费场景,将人流转化成消费流,将消费流转化成商业流。通过让新的业态进入绿道,形成新的应用场景,并以此培育新的产业形态。

提升绿色竞争力

强力推进“三治一增”

事实上,天府绿道仅是成都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其中一环。不管是刷屏“成都蓝”还是惊喜“千秋雪”,成都人对于蓝天白云的每一次集体欢呼,都映照着市民对于美丽家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此,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同时,成都市环境保护大会也提出,要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鲜明特质。

按照这样的战略部署,成都实施推进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三治一增”,并陆续出台了“治霾十条”“治水十条”“治堵十条”“增绿十条”。

具体而言,“治霾十条”重点围绕源头治理、分类治理和协作治理提出了十个方面的47条细化措施,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促进成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根据“治水十条”,2018年,成都要完成郊区(市)县120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任务。2019年,完成郊区(市)县剩余123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任务。到2022年,全市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同时,根据“治堵十条”,成都将着力构建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和城市慢行交通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到2022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00公里以上,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65%以上。

“增绿十条”则提出,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域成都将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眼下,通过“三治一增”,成都市的环境和生态质量正不断改善,“窗含西岭千秋雪”也不断呈现。从更深处着眼,绿色发展理念正构建起城市核心竞争力,成为引领城市转型增长、永续发展的新动力。

聚焦“三大战役”

建“空地一体”生态监测网格体系

蓝天、碧水、净土,在成都,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已经被市民感知到。

从数据上看,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里,成都全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5天,较2013年,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41.3%、42.3%;全面完成水十条实施以来国家、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要求;土壤环境形势总体稳定。

事实上,每一个改变的数据背后,都是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年,成都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在铁腕治霾上,严格落实成都“治霾十条”,狠抓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霾。清理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14148户,淘汰黄标车23888辆,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一系列的举措后,成都创下2013年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的最好成绩,全面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目标任务。

在重拳治水上,生产、生活、生态“三水共治”被强化,成都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建成区53段黑臭水体治理,整治719个污染排口,扣缴区(市)县水质超标资金5714万元。

在科学治土上,2017年,成都核实1600个重点行业企业卫星遥感情况,完成10个涉重金属企业搬迁后遗留场地土壤评估、100个重点工业企业和2998个农用地土壤点位调查,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2018年,成都将力争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岷江沱江流域成都段水质优良比例在去年的基础上持续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科技治理新引擎”被写入2018年成都市环保工作的重点中。具体到实践中,相关部门将积极搭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接入与应用、环境GIS数据加工服务项目建设;大力研发污染物精确溯源系统,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空地一体”的生态监测网格体系,推动3D气溶胶激光雷达、NARS系统、超细清水雾、冷却技术应用等重点项目在更大应用范围落地实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殷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