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加分 成都七中高一女生入选"北大A计划"

2018-08-16 05:25:01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陈乐

陈怡嘉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苏彦捷教授为陈怡嘉同学颁奖。

陈怡嘉(左二)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教授合影。

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消息,四川有两位学生入选2018年北京大学全球精英人才A计划。来自成都七中的陈怡嘉同学和新都一中的古学岽同学,首批入选该计划。

“北大A计划”由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入选的学生将由导师按照“G+S”模式通识性与专业性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对早期发现、选拔、培养人才等方面有价值和意义。

陈怡嘉是成都七中高一理科实验班学生,她是如何从2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的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北大A计划”今年5月启动海选,面向全国选拔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资优青少年,遴选条件包括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在某一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突出才能或具有长期培养的潜质等。

入选该计划的青少年第一阶段将在北大进行为期1-2周的交流学习;第二阶段接受各学科领域专家和行业导师为期1-2年的定期成长指导;第三阶段由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团队,开展为期5-10年的持续跟踪研究和成长数据反馈,旨在识别并培养全国范围内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

要想入选并不简单,第一关便是材料审查。“平时学习紧张,我只能在晚自习后撰写个人陈述、学业规划等材料。”赶在截止前一天,陈怡嘉寄出了报名材料。

很快,陈怡嘉便收到了参加线上测试的通知。她说,网上测试有100多道题,需要在90分钟内完成,“大部分是GAT向性测试题目,既要考察抽象思维、推理等能力,也有关于创造力、自我认知等内容。”

最终,陈怡嘉从2000多名参与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专家面试环节。面试官的问题很有深度,如“怎么将脑科学应用到生活中”等问题让陈怡嘉很感兴趣。在结束面试后,她又翻阅资料进行了延伸阅读,“后来我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背英语单词和短语,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寰 见习记者 周丽梅

对话陈怡嘉

入选是对我的认可

但不需要被放大

据陈怡嘉介绍,首批入选“北大A计划”的50名学生中,有的在各大国际竞赛中获奖,有的钻研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小有成就,有的手握多项专利发明和知识产权,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陈怡嘉为何能入选呢?陈怡嘉及家人认为是“综合能力”加了分。

练习体操13年

“我3岁便开始学习艺术体操,已经学了13年了。”陈怡嘉是四川省青少年注册运动员,多次代表成都队参加全国和省市级赛事并获奖。今年2月,她参加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并取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平时训练很辛苦也很枯燥,她也曾因为身体受伤、学业和训练难兼顾想要放弃。”据陈怡嘉妈妈回忆,为了让孩子坚持下去,妈妈决定陪孩子一起训练。“老师教什么我也跟着学,但毕竟年纪大了,要完成劈叉、下腰等动作还是很吃力。她看到我的坚持和付出后,内心很受触动,再也没提出放弃。”而后,陈怡嘉更是主动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体操,“看着别人玩的时候,我也很想玩,但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痴迷生物科学

陈怡嘉还痴迷于生物。“她的姑妈、姑父都是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她父亲在此领域也有专利技术,耳濡目染下,陈怡嘉对生物科学有十分浓厚的兴趣。”陈怡嘉妈妈说,“她从小就喜欢看科普类的书籍,也喜欢动手进行科学实验。”今年1月,陈怡嘉还入选了2018年“四川省中学英才计划”,每周都要到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和科学试验。

为了准备生物竞赛,今年5月,陈怡嘉花了一个月封闭训练,但最后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她很快就调整过来了,让我很吃惊。”陈怡嘉的班主任说。再回忆起这段经历,陈怡嘉认为“不能一直沉浸在失败中,应该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这次入选“北大A计划”的消息传开后,不少同学都发来信息祝贺。“入选是对我的认可,但不需要被放大。”陈怡嘉说,“成为一名具有民族情怀、世界胸襟、多元知识与技术的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家,一直都是我的梦想。我还需要很努力才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