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成都交通:立体成网通江达海 今日蜀道不再难

2018-09-14 07:29:41来源:成都日报编辑:覃贻花记者 田程晨

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交通建设不断发力,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如今,成都的交通通道立体成网,通江达海,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的不断增强,让成都与世界的距离无限拉近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标志着成都北上出川高铁大通道正式形成。而行驶在西成高速铁路上的一列列高铁银龙,正是成都交通发展的最好见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征程中,我市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水平,规划提出加快建设覆盖全域、畅接全省、通达全国的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和便捷高效、全面覆盖的快速路网体系。

过去,蜀道难一直是制约成都发展的因素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交通建设不断发力,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如今,成都的交通通道立体成网,通江达海,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的不断增强,让成都与世界的距离无限拉近。

高铁高速公路改变生活 出行更快捷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大幕,四川即将迎来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的建设。1995年,成渝高速正式通车,结束了成都乃至四川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从成渝高速通车,到成都市目前最长的环状高速路第二绕城高速开通,成都的高速公路也由线到网,20多年的时间里,成都交通人接力建设,从未止步。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重点推进成都至宜宾高速公路、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成都至绵阳、南充等高速公路扩容。构建覆盖全域、畅接全省、通达全国的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到2022年,建成“3绕15射”高速公路网络,市域里程超过1300公里。依托16条进出川高速公路通道,全面融入国家高速公路网。

铁路自诞生起就被视为现代化的象征,而高速铁路更是让人流物流的流通更加快捷便利。“周末去西安耍,3个多小时就到了。”去年,西成高铁的开通,让原来10多个小时的路程缩短为3个半小时,成都人的高铁出行半径也越来越大。

西成高铁、成渝高铁、成绵乐客专3条铁路对外大通道的建成通车,填补了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空白,成都南站的建成投用以及正在建设的成都西站、天府新站等,使成都铁路客运功能更加完善。

而如今,成都正推进国际性铁路枢纽建设。加快推进蓉昆高铁、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建成达万高铁,提前谋划成都至格尔木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成都至西宁铁路。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辐射欧亚的国际性铁路枢纽……到2022年,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95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490公里,全面融入国家“8纵8横”高速铁路网,形成“148”高铁交通圈。到2022年,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国际班列在国内开行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45%

出门就有社区巴士,想快就有快速公交……如今的成都公交多种多样,为成都人提供了多种出行方式。从40年前甩着大辫子的无轨电车,到现在充电只要10分钟的新能源电动公交,成都的公共交通有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我市的公共交通发展驶入快车道,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突破45%。成绵乐客专成都至德阳段实现公交化运营,客运量同比增长174%;中心城区(5+1区域)实现了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并在全国率先开行免费社区巴士;共享单车已投放约10万辆,累计租车人次已逾千万,成为我市低碳出行的新兴交通方式。

就在去年,我市被确定作为“十三五”期间首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建好公交都市,我市将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运营和公交网络建设,完善“快干支微”层次合理的常规公交线网体系,加快慢行系统建设,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慢行系统三网融合,打造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至2022年,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5%,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不低于60%,运营规模及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建成“公交都市”。

高速出行更方便 市管高速新增119条ETC车道

过去5年,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建设,推广使用ETC就是典型案例之一。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智能交通信息化运输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是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崇的先进支付方式,既节约时间、成本,又可有效节约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有研究表明,每一万次ETC交易,将节约3140升燃油消耗,并减少55.96千克污染物排放。按5条市管高速2016年ETC流量计算,全年减少碳排放约31万吨。推广应用ETC,广大车主不仅能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而且还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目前,成都的成灌、机场、成温邛、成彭、城北出口5条市管高速ETC车道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新增119条ETC车道已于7月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市管高速ETC车道增至180条,占车道总数(273条)的66%。

升级后的ETC车道实现了站点全覆盖,在所有收费站都设置有ETC专用车道,能满足既有ETC用户安全、快速通过收费站的需要,同时,也为持续增长的ETC用户群实时增开ETC专用车道提供了高效、稳定的硬件支撑。

全国首例 犀浦站高铁地铁同台换乘

下了高铁就能换乘地铁,两种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可以同台换乘,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想象。现如今,成灌(彭)铁路公交化运营实现创新突破,市民在犀浦站可以实现动车与地铁的同台换乘,沿线市民出行将更加高效、便捷。成都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高铁地铁同台换乘的城市。

在犀浦站,从地铁下车后的站台就设置有4台自助取票机,乘客在此就可取动车票。地面和站台上都有非常显著的换乘指示,乘客不需要像从前一样出站后再通过安检进入高铁站,方便不少。现在市民从地铁2号线下车后,在网上提前购票的可以直接取票,未买票的乘客可现场买票。“比起过去方便太多,不用大包小包地跑上跑下,再过一道安检。”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从东门大桥乘坐地铁2号线到犀浦准备换乘动车去都江堰的,同台换乘的体验让他觉得非常方便。成灌快铁犀浦站从设计之初就是地铁高铁同站台设计,站台正中是两条并行的地铁2号线轨道,站台两侧是高铁轨道。地铁站闸机和高铁站闸机之间距离间隔约15米。

成灌快铁作为我市首条市域铁路,目前已经采用公交化模式运营,每天32对列车,半小时一班列车,让中心城区和都江堰市、青城山的往来更加便捷和舒适。不过这样还不够,今后还要更方便!目前,我市已经启动新型动车组购置工作,今年年底前10组CRH6新型公交化动车将上线投入运营。届时成灌快铁每天最高可达60对,发车间隔控制在15分钟左右。“成灌快铁沿线的屏蔽门也将进行改造,以满足CRH6型动车组的停靠需求。”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工作将有望在年内完成,届时,广大市民就可以乘坐到CRH6型动车组,体验到更加舒适的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环保还缓堵

新型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和以分时租赁模式提供汽车共享服务,让成都人的出行更加便捷。

不少成都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开车去商场或者去写字楼上班,总会找很久都没有地方停车,车位非常紧俏。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出现让这个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据了解,一辆分时租赁车可以替代4至8辆私家车。让分时租赁车去大量替代私家车,可以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由于使用新能源汽车,没有尾气排放,非常环保。

目前,在成都的不少地方都有新能源汽车停车分时租赁专用车位。和普通停车位一样,这些专用车位也用白色油漆画出了车位大小,然而在车位的前方写有电动汽车停车分时租赁专用车位的提示,并且在每个停车位的后方都配有一个充电桩。据了解,现在这样的停车位已经在我市中心城区乃至郊区设置,可以免费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市民可以将车停在这些车位,使用配套的充电桩进行免费充电。同时记者还了解到,这种停车位并不仅仅是提供给市民为电动汽车充电,还能让市民分时租赁电动汽车。据了解,电动汽车租赁点都是无人值守,如果市民有需要,便可以提前预约,然后前往最近的点位借车,在使用完毕后只需要将租赁的汽车开往任一专用停车位便可以还车。

本报记者 田程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