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差评”到“零投诉” 残障大学毕业生成都当外卖小哥

2018-11-12 07:01:02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

高新区世纪城路和天华路交叉口,紧邻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和天府软件园,开着十几家餐馆。每天早上9点开始,就陆续有外卖配送骑手在这个路口聚集。在这些骑手中,王兴林又有些特殊。他是一名患有语言障碍和听力残疾的残障人士,还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今年本科毕业的他,在老家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实习3个月后,到成都当了外卖小哥,从一开始不认识路,不能打电话沟通被差评,到如今“0投诉”“0差评”,甚至当上好评“站点第一名”。

努力

利用休息时间熟悉道路

王兴林是南充人,今年刚刚本科毕业、9月才应聘成为骑手。三五成群的骑手聚在一起等单的时候,他往往一个人翻看手机或发呆。

他2岁时因高烧失聪,但学习成绩一直突出。高中时的班主任任大东至今还记得这个学生,“他当时一直排在班里第一名”。2014年4月,他参加了郑州师范学院的聋人高考,最终以356分的成绩考入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聋人方向)。

毕业后王兴林曾在南充仪陇县特殊教育学校做过3个月的实习教师,9月来到成都应聘成了一名外卖骑手。刚来成都的时候,由于不熟悉道路,加上自身又是聋哑人,那个月只送了337单,和同事差距很大。

刚做骑手时,主要靠导航认路,又因为不能听导航,只好用支架把手机固定在电动车的车把上,边用眼睛看导航边认路,还要时刻关注路上的车辆行人。一到晚上,认路花的时间会更长,配送完一单几乎都要半个多小时,根本不敢同时配送超过2单。遇到较大的小区时,不方便问路,连这些小区内的某栋楼都需要花费十几分钟去找,“问路速度更慢,我听不到别人指路,也会显得很没礼貌”。

王兴林所在站点的外卖配送范围,是以世纪城为中心的3公里内,为了能缩短配送时间,他在9月份用休息时间,以宿舍、世纪城路和附近的几个办公区为坐标,每天来来回回十几遍,对着导航熟悉大小道路。

效果很明显——现在,即便是晚上,他也能不依靠导航快速找到附近的某个小区,并对大部分小区内的楼栋分布了如指掌,配送时为了赶时间,他还常能找到一些小路,以最快的时间,将手里的两三份订单按顺序准时送到。

暖心

“有顾客取餐后发短信鼓励我”

世纪城附近常有不能进入办公室的配送单,他不能像正常骑手那样打电话沟通,发送短信又不一定能保证点餐用户第一时间看到,一开始要等很久才能等到用户下楼取餐。 9月份,有次因为点餐用户没有看到短信,餐送到用户手里都凉了,他用手机打字连连解释并道歉,但那个用户坚持要给他差评。他获得的两次差评,都在9月,原因都是用户没看到短信且不理他的解释。

但进步和鼓励,也慢慢多了起来。

10月,王兴林完成了740单,获得308次好评、0差评和0投诉;11月,截至11日,他已完成180单配送,获得94次好评,差评和投诉依然为0。王兴林称,这“主要是自己记清了附近的大小道路”。更让他开心的是用户的温暖。“(知道自己是聋哑人后)有7次我弄洒了餐品,但顾客都表示理解,不要我的赔偿,很多顾客还会在取到餐后贴心地给我好评,或发短信鼓励我。”

王兴林一直把这些好评截图保存,也在为获得更多的好评努力。作为新手,系统不会同时为他派很多单,为了赶上同事的业绩,他到小区或办公区后,几乎都是小跑着送外卖。他还试着调整和客户沟通的方式,如果不能进入办公楼,他会先拨打点餐用户的电话,等顾客接通后发送提前编辑好的短信,“这样不容易漏”。

11月8日,王兴林完成了23单的配送,数量在站点排第三位,获得11个好评,是站点第一名。

梦想

以后“进基金公司工作”

空闲时,王兴林喜欢看些财经新闻,学习财经知识。王兴林的父母希望他回老家做教师,他在南充读书的女朋友希望他能进企业做一名修图师,而他自己对这些工作都不感兴趣,他想“进基金公司工作”。毕业前在郑州师范学院的招聘会上,他还专门向现场的基金公司了解过,但这些公司都没有针对听障者的招聘,“为什么聋人不能进基金公司工作呢?我除了听不到,讲不出话,和正常人的工作能力是一样的。很多聋人,一般就是去工厂工作或自己开店,我希望所有的公司都能招聘聋人”。

来成都做外卖小哥,除了想改善家庭条件外,王兴林说,自己“更想看看正常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王兴林喜欢晚上到各个小区去送外卖,看着暖色的灯光下人们悠闲散步,他觉得这些人心里一定很幸福,而想到楼上有这样的人在等着他送餐,就觉得也会分他们一点这种幸福感。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庄灵辉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