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拍照能打开小区道闸 记者实测:四处里两处能开

2018-11-13 06:45:00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

红星路一办公区的道闸被记者的手机照片扫开

在互联网+时代,停车场也从管理员手动抬杆,到摄像头抓拍识别自动抬杆;最终实现无人值守,也是智能化浪潮的大势所趋。因此,车辆道闸成为小区、办公楼和商场等场所的第一道“防线”。

近日,有网友称,用手机拍下车牌,再用手机照片对准停车收费系统的摄像头,摄像头就能抓拍出照片中的车牌号,轻松打开道闸。如果车辆道闸真像网传那样刷照片就能打开,那么这道门禁是否就形同虚设?小区、办公楼和商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记者随机选取了1个办公区、2个小区和1家商场进行实验,并就上述问题采访了成都市停车行业协会和相关停车收费系统服务商。

1 网传

车牌拍张照就能骗过摄像头?

“拍下某小区业主的车牌,再用这张照片对准小区停车收费系统的摄像头,摄像头通过照片中的车牌号,就能轻松打开小区大门”,网络传闻引发网友热议。

随之,有网友发出疑似验证上述说法的视频。视频中,车主通过事先拍好的车牌号照片,然后用手机对着门禁系统的摄像头。这个时候,大门在他身后缓缓打开。

一些网友看后表示震惊。但由于视频没有背景交待,有人完全不敢相信,要知道有的小区停车系统是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的,只有电脑系统里存在的车牌才能进。“会不会只是在摄像头面前摆个造型?门是用其他方式打开的?”也有一些网友将信将疑。

为了解决网友的疑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近日随机选取了1个办公区、2个小区和1家商场进行实验,并全程拍摄高清视频和照片,还原真实的全过程。

2 实验

实验1:某办公区

拍下月租车牌 进出都能抬杆

在红星路某办公区,记者事先找到一位月租车主,并用手机拍下了这位车主的月租车车牌。由于车辆已停放在内,记者首先在出口道闸前打开手机照片,对准停车收费系统的摄像头。第一次实验,“奇迹”并没有发生,系统没有反应。但当记者再次将照片靠近一点、对准一点,这时,系统发声了,准确读出了照片上的车牌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同时抬杆放行。

出口能放行,入口又能不能进呢?因前面的操作令系统认为车辆已出场,在入口摄像头处,记者再次将手机照片对准摄像头,系统再次准确读出照片上的车牌号,再次抬杆放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能够抬杆,但由于没有车辆过杆,无法自动放下栏杆。

实验2:某商住混合小区

入口处刷照片,系统抬杆放行

在红星路某允许临停车辆进入的商住混合小区,记者用手机里已有的车牌照片,对准入口道闸摄像头,系统准确抓拍识别,屏幕显示车牌号,并抬杆放行。管理人员虽对结果感到意外,但表示,出场时,系统会进行比对,进出车辆不一致不会放行;而临停车还涉及费用,没交费不会放行。随后,他手动在系统内消除了记者实验产生的停车记录。记者并未能实验出场是否能通过手机照片抬杆。

实验3:某大型商场

系统完全没反应,摄像头未抓拍

在建设路一家大型商场,停车收费系统和道闸看起来很新。由于前两次均成功利用手机照片抬杆放行,一开始,记者很自信地用同一张手机车牌照片对准入口道闸摄像头。见道闸纹丝不动,记者不停变换上下位置,转换角度,调整远近,系统完全没反应,摄像头并未抓拍。

一位保安人员已通过视频监控注意到记者,他了解到记者在进行的实验后表示,这个停车收费系统要通过地下线圈感应到车辆,才能触发视频抓拍。“能用手机抬杆的可能是最老式、没升级系统的。”他推测说。

实验4:某普通小区

摄像头未抓拍 没有自动抬杆

那么,有没有可能先把车开上去压线圈,再出示手机车牌照片进行视频抓拍呢?在建设路一个住宅小区,记者目睹车辆入场过程后,推翻了这种猜想。

在道闸前,地面画了一个框线,并标明是识别区。当车辆停在框线内,摄像头就开始抓拍。如果因车辆停放位置抓拍失败,或者车牌号未在系统内,摄像头下的屏幕就显示“未识别”。这时就需要保安人员人工介入,查实放行。

而记者举着手机照片,也是不停变换上下位置,调整远近,入口道闸摄像头未抓拍,从而未自动抬杆。

说 法

成都市停车行业协会:

将督促会员单位自查完善

带着疑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咨询了成都市停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正常情况下,车辆压到地感线圈,系统才能启动拍照摄像;没有车辆通过,则不会启动。如果照片就能刷开停车收费系统,说明该系统硬件或软件配备不完善。可能会有人借此钻空子,产生经济财产受损隐患。

他说,凭图像打开道闸是最基本的识别,但正常情况下,系统应首先判断有无车,继而判断主体是否正确,才会抬杆。据介绍,该协会拥有80余个会员单位,他们将督促会员单位自查完善。

另一个好消息是,协会正在配合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其中包括停车场必须的软硬件服务配备。届时,不能达到标准的停车收费系统服务商将退出成都市场。

停车收费系统服务商:

可通过系统软件设置进行限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12日联系上第2处实验场所的停车收费系统服务商。相关负责人在了解情况后表示,该项目为商业项目,应甲方的需求,未对进入权限进行限制,只对出场进行收费限制。

“如果要对每一辆进入的车辆进行限制当然是可行的,但一般商业场所为了提高通行效率,都不会对这方面做限制”,他告诉记者,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但是该公司现有技术拥有微波触发、5G技术、地感触发、地感加视频流触发、视频流触发等多种识别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不同的客户需求来进行设置。

他强调,其系统软件有严格的处理逻辑,对各种类型车牌和伪车牌都有系统进行严密的控制和管理,是绝对不会出现伪车牌随意进出车场的情况,只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做出了不同的系统设置而已。

他解释说,所谓伪车牌是指类似于记者实验用手机照片和打印的纸质车牌等,“如果客户需要对类似你们实验这样的车牌进行控制,完全可以通过系统软件设置,让你们不能进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