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锦江绿道西郊河段:诗意绿道 一步一览天府文化

2019-03-08 07:56: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杜甫曾这样描绘成都西郊的美景。去年,全长14公里的锦江绿道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建成开放,从宽窄巷子到琴台路,从青羊宫走到杜甫草堂、浣花溪……而今沿着这条锦江绿道漫步,成都市民不仅能像杜甫一样,沿途看清水绿意、赏四季繁花,还能“打卡”成都10多个文化景点、品读杜诗,也不失为一件惬意的事。

一边散步一边读诗

“杜甫千诗碑”为绿道增添诗歌色彩

3月6日下午,春雨绵绵,走在浣花溪公园外的绿道,盎然绿意中有繁花点缀,走累了,路边有茶园、有长廊可供休息。除了绿水清意,这条绿道还能给成都市民带来特别的文化体验——去年9月正式与公众见面的“杜甫千诗碑”,成了这条绿道中的一道文化新景。

杜甫流寓成都3年9个月,留传至今的有200多首诗歌,很多名篇都在成都完成。成都人也对杜甫非常厚爱。所以现代诗人冯至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历代人们怀念杜甫,除了悉心维护草堂,另一个方式便是刻诗。杜甫千诗碑项目,将杜甫留下的1455首诗歌全部用石刻形式呈现。据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介绍,杜甫千诗碑项目是一个集诗歌、书法、碑刻、园林、雕塑和古建于一体,“六艺”合一的文化艺术项目。它的空间布局分成草堂和浣花溪两部分。

“在草堂,从茅屋开始沿盆景园、兰园、草堂书院这条线,利用原来的围墙刻诗,用墙体和廊的形式呈现,书法作品则主要按书家生活的年代来排序。在浣花溪公园的诗碑从北门开始,沿河岸两边设置,一直到公园南门附近结束。这里的杜诗按阶段来安排,共分6个部分,呈现的形式也更加丰富,既有碑墙、廊,还有摩崖石刻等。”对于不少市民而言,无论是浣花溪公园的诗歌大道,还是河岸边的杜甫千诗碑,休闲漫步的同时还能读读诗,也是一种文化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串联10多个文化景点

景致中融入少城文化、琴台文化等元素

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河道全长7.4公里,起于槐树街,止于二环路西一段清水河桥。工程串联起浣花溪、杜甫草堂、文化公园、琴台路、百花潭公园等10余处文化点位,是老城区内成都历史文化最集中的区域。这条老城区的绿道,也成了人们体验天府文化的一条长廊。

在二道桥—实业街段,绿带宽约12米,沿河有高大黄桷树得到完整保护,同时还补植了垂丝海棠、梅花等花树和多种宿根草花,以实现春赏海棠、夏观草花、秋看银杏、冬望茶梅,四季皆有看点。

因该段紧邻宽窄巷子,设计上便引用了大量少城文化元素——供休憩的座椅台座是用仿明青砖瓦砌成的,地砖中镶嵌了整齐排列的瓦片,而浣花溪段的地砖刻着鼎纹、百花潭边上的绿道则采用了体现仙道文化的云纹,绿道中时不时出现的小品,也是吸纳了太师椅、青花瓷、青瓦、石磨盘等传统元素。一步一览天府文化,去感受不同区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治理打通岸线两个公园“退门而治”

在项目实施前,成都市民想在这段沿河漫步是有些不便、不美的——滨河道路未完全贯通,滨河绿化也是一段一段,缺少滨水开敞空间与景观节点,沿岸景观风貌杂乱。河道也存在着不贯通、水面被遮盖、局部断流的问题,河水水质不佳飘散出的异味常常让周边群众对河边“避而远之”。

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针对这些问题,在2017年4月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后,广泛征集建议意见,最终确定对西郊河1.7公里、南河1公里、干河1.6公里、浣花溪3.1公里4条河道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含河道治理、水利设施、建筑风貌整治、桥梁提升、绿化景观、光彩照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

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着重梳理了该段河道存在的断头路,打通了岸线,成都市民和游客可畅通无阻地沿着绿道一游到底。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进一步敞开,穿越公园的沿河绿道24小时开放。百花潭公园,为了此次的岸线畅通“退门而治”。散花楼下的圆拱门以往是百花潭公园的大门,每晚10点就落锁,跨河的沧浪桥以及河对面700米的沿河步道也因此有了“营业时间”,无法24小时开放。此次,百花潭公园将原大门24小时打开,管理门庭撤到沧浪桥后,同时公园围墙后退 5米,采用绿篱方式,拓宽出一条2.5米宽的休闲步道。同时,为了保证绿道的畅通,文化公园也拆除了原公园大门铁栅栏和临河门禁,需要隔离管理的地方则新植了一排排翠竹,成了透绿的绿化围墙。这样,从蜀都大道到文化公园,不再需要从琴台路绕行。

■天府早报记者 段祯

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

对西郊河1.7公里、南河1公里、干河1.6公里、浣花溪3.1公里4条河道进行改造

改造内容包含河道治理、水利设施、建筑风貌整治、桥梁提升、绿化景观、光彩照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

河道全长7.4公里,起于槐树街,止于二环路西一段清水河桥

工程串联起浣花溪、杜甫草堂、文化公园、琴台路、百花潭公园等10余处文化点位,是老城区内成都历史文化最集中的区域。这条老城区的绿道,也成了人们体验天府文化的一条长廊

公园进一步敞开

百花潭公园:

将原大门24小时打开,管理门庭撤到沧浪桥后,同时公园围墙后退5米,采用绿篱方式,拓宽出一条2.5米宽的休闲步道

文化公园:

拆除了原公园大门铁栅栏和临河门禁,需要隔离管理的地方新植了一排排翠竹,成了透绿的绿化围墙。从蜀都大道到文化公园,不再从琴台路绕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