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5后舞蹈教师 走进泰国、非洲贝宁教中国舞

2019-05-27 06:31:18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刘波

刘聪在非洲贝宁教舞蹈。

刘聪

刘聪的泰国学生表演中国舞。

当含蓄、柔美的中国古典舞,遇见擅长敲击热情奔放的节拍、动作夸张的非洲舞者,和善于即兴起舞、热情浪漫的泰国舞者,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成都文化艺术学校的85后青年舞蹈教师刘聪,见识了不同风格的舞种,在传播交流中他就碰撞出了“魔力”。

作为一名中国古典舞专业的老师,他走进“一带一路”国家,传播中国舞蹈文化。古典舞《采薇》、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四川民间古典舞《竹枝词》,中国舞的魅力,通过他的一招一式,教授给同样热爱舞蹈的外国学生们。

练习维吾尔族舞扭脖子

一堂课反复教了200多次

2019年2月,泰国曼谷的街头吹着闷热的风,刘聪和同事唐蜜在这里开始了为期49天的中国舞蹈短期培训教学。

泰国诗娜卡宁威洛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学生,以及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学员成了他们的学生。听说中国老师来了,大家闻讯赶来报名参加。

学员的饱满热情,并不意味着开局的轻松和顺利。这次出国教学,刘聪和同事精心准备了《掀起你的盖头来》《采薇》《竹枝词》《茉莉花》《小城雨巷》《中国结》等教学内容,涵盖了维吾尔族舞、中国古典舞以及中国舞等多方面的内容。

“刚开始的时候,教学难度非常大。泰国学生平时主要的训练是泰国舞和爵士舞,身体非常僵硬,没有基训课基础,所以脚下没有跟,站不稳。”考验刘聪的,是伴随着语言隔阂的教学。虽然有翻译在现场,但是有些专业术语是翻译不能理解的。如果要将一句中文翻译成泰文,时间比较长,一节课时间,光翻译就占去一半。他干脆放弃了逐句翻译,用简单的英语和身体语言来做示范,带着他们不停地反复练习。

刚开始学习维吾尔族舞《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时候,光是一个扭脖子的动作,一堂课反复教200多次。到后来着急了,他干脆直接用中文鼓励大家:“很好,再来一次。”

没想到,泰国的学生们学语言居然更快,每次跳完一遍的时候,他们都会用蹩脚的中文说“再来一次”,逗得老师开怀大笑。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学生齐喊“我爱中国舞”

3月11日那天,刘聪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教室热身。意外的是,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学员们居然用不熟的中文齐声喊:“我爱你,我爱中国舞”。一位以前会点中文的泰国学生主动上来拥抱他,用中文对他说:”你是一位好老师,感谢你。”

听到这句话,刘聪既惊讶又感动。“语言不通没有关系,舞蹈有自己的语言,在音乐和舞蹈中,没有国别之分,只有真诚和友谊。”刘聪还收到了一位学生通过查字典写下的中文信,在信中学生说:“刚开始学《竹枝词》,我并不能理解其中含义。学完之后,觉得非常有趣。下课的时候,我会把上课的视频反复观看。我真的太爱中国舞了。”

时光如梭,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他们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汇报演出。

这是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创办6年以来的首次教学汇报,中国驻泰国大使吕健、泰国工商联合会主席切塔上将等嘉宾参加活动。

吕健大使在演出开幕式致辞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泰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亲如一家,“一带一路”倡议使中泰民心相通日益深入。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是泰国民众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是增进两国友谊的重要平台。

非洲贝宁教舞

学员领悟中国的“含蓄美”

2015年7月,刘聪受中国文化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邀请,担任贝宁当地中国舞短期培训项目的教师。乘坐了40多个小时的飞机抵达贝宁后的第三天,刘聪首先为当地的艺术学校和联邦歌舞团的成员以及各界舞蹈爱好者,开办了中国舞的讲座。

“中国舞讲究含蓄美,动作放出去了,还要有收回来的呼应。”在讲座上,刘聪边讲解边表演,一个个优美的舞姿、轻盈的舞步,仿佛带领听众畅游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攀登高高的西藏高原,感受充满魅力的傣族风情。

在互动环节里,有不少学员愿意试试刘聪示范的动作。不过学员们一开始跳上,刘聪就傻眼了,他们的动作幅度都非常大,舞蹈过程中咧嘴大笑,气氛非常热烈。

“贝宁的舞蹈很质朴纯粹,他们就算没有音乐也跳得起来,动作单一,身体大幅度摇摆,是真正的手舞足蹈。”刘聪说,太过热情奔放的当地舞蹈语言,一度让他“头大”。因为他计划是教给学员们三支成品舞,其中一曲《竹枝词》是要表现唐代巴蜀民间风韵的,讲究若隐若现的含蓄美。

“一个月的时间,要让学员领悟到中国舞的内涵,非常难。我只能让他们尽量模仿我。”刘聪说,虽然学员们并不理解为什么明明“有十分力气只能用五分”,但大家都非常努力地在模仿老师,认真的表情和不太能控制的夸张动作,时常让他忍俊不禁。

中国舞学了一个月,学员们要参加汇报演出了。可是演出服装哪里去找?“中国舞服装讲究轻盈、飘逸,但当地人都穿棉质的衣服,找不到丝绸、雪纺这样的布料。”刘聪说,自己从国内带过来一些服装,但是并不适合学员们的身材,需要改服装。大家就在街头到处寻找裁缝店。

奔走了大半天,终于在不起眼的巷子里,找到了一个年轻的裁缝。小伙子一边抹汗一边踩缝纫机,足足花了三个半小时。

“通过舞蹈的意境、身段以及服装,也能讲好中国故事。”从非洲到亚洲,刘聪庆幸自己有机会成为中国舞的“传播使者”,让不少外国舞者感受了中国舞的独特魅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赖芳杰摄影邱静静关天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