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浪潮兴起 成都已超前布局

2020-03-12 06:59:33来源:成都商报编辑:刘波

用户在5G公交车上体验

“新基建”,无疑是这个3月最热的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明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有专家称,“新基建”将点亮中国经济的未来。而对城市而言,“新基建”不仅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 “催化剂”,更是软实力、竞争力核心所在。记者梳理发现,刚刚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成都,不仅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近期签约、开工项目中,5G、AI、数据中心领域项目占了大头;成都2020年1000个重点项目中,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打了头阵;成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布局中,重点就是“新基建”;东部新区九大片区开发规划中,也处处可见“新基建”……

“新基建”浪潮下,成都早已“春江水暖”、超前布局。

新基建,新在哪?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今年以来,中央对“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一年多来,“新基建”的概念逐渐清晰: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在通信、制造、能源、交通、金融等多个行业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经济学家任泽平发文认为,“新基建”将点亮中国经济的未来。短期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

同时,“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具有鲜明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更容易精准聚焦推进,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积极和长远的意义。

加快推进

成都今年1000个重点项目 “新基建”打头阵

无疑,“新基建”将是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风口。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梳理目前已公布的全国投资清单,各省市计划投资项目超过1万个、投资金额超34万亿元,这相当于拿出去年约34%的GDP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可谓不大。

就成都而言,今年1月,成都市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成都加快实施的1000个重点项目,以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打头阵”。

今年春天,成都尝试通过网络直播、远程考察、云上签约的形式“云招商”,截至3月8日已招引10亿以上的重大项目17个,吸金超过千亿元,其中5G、AI、数据中心等项目布局十分抢眼。

3月10日简阳市举行的2020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总投资20亿元的简阳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项目引人关注。该项目占地76亩,将建设简阳5A级IDC网络数据中心及厂房、机柜、服务器等配套设施。整个项目计划2022年完成投资,是公司继北京、上海、深圳后,在全国布局的第四处,也是西部地区的核心和总部。

再往前,梳理成都最近一周启动的重点项目,“新基建”布局更为明显。3月8日,成都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社会事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5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集中开工。3月5日,郫都区集中开工仪式上,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高品质产业空间项目颇受关注,该项目将联动周边华为成研所和京东方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5G+”基础端通信产品和应用通信模组等。

“新基建”打头阵,2020年第一季度成都重点项目开工大幕已然拉开。加快推进“新基建”项目势必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人才等要素的投入,促进人力、物资、信息的高效流动,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快速连接和交换,最终推动城市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升级。

战略布局

东部新区九大片区开发规划 处处可见“新基建”

深入观察成都最近公布的区域空间规划,会发现这个城市已经站在城市战略的更高层面着手“新基建”布局。

根据日前出台的《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成都将在5个区(市)县范围内形成“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四带”中的数字经济带将依托成都芯谷、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创新水平。

“成都是在抢抓‘危’中之机,布局‘新基建’下好‘先手棋’。”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3月4日,成都市东部新区九大片区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召开。作为东部新区全面建设的起势工程,未来10年,在东部新区的九大片区,成都计划总投资高达3086亿元。伴随其蓬勃发展的,更有“新基建”领域相关联产业,比如空港新城片区将推进的航空智能智造园,简州新城布局的智能传感、车载终端、大数据中心等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

更具全局性的规划是,成都对产业功能区再次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成都产业功能区总数保持66个不变,产业生态圈数量由17个调整为14个。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等与“新基建”领域相关联的产业定位更精准,空间边界更聚焦。

如今,成都发展迎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国际铁路港扩容升级、成都东部新区加快成势等重大战略机遇,在带来大量基础需求的同时,也对基建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预想,布局“新基建”,未来成都将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巩固新一线城市发展优势,更好担负起中国经济第四极、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等重要使命担当。

政策加码

连续出台政策措施给指引 “新基建”正聚力成势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如何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出台的政策已经给出了具体指引——

3月4日,成都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给出33条具体措施,按下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快进键”。其中提出,要加快成达万高铁、大运会场馆、TOD、天府锦城等项目建设;推进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超算中心、西部电镜中心等建设;深化5G商业应用,培育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文创、无人经济、智慧会展等新兴业态……

由此看出,成都已将“新基建”作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这是城市战略规划,也是源于城市优势积累。

去年2月,成都市就出台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给出了支持5G产品研发、支持5G企业引育、完善5G网络配套等六个方面共18条政策措施。去年5G商用牌照发布后,成都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建成全国首条“5G精品环线”。

成都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相继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尤其是不断丰富完善网络理政中心功能,已建成交通、城管、环保等17个智慧化应用系统,有力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

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之一,3月9日,科技部公布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试验区建设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力量充足,在蓉高校拥有12个与人工智能相关“双一流”学科和A类学科,此番获批,势必加速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措施,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规划特高压项目……一切信号都在表明,政策加码之下,成都“新基建”发展正在聚力成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白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