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托儿所”——不到30亩的地里,选育了2000多个品种
这里像是一个蔬菜手术操作室,用手中薄薄的刀片和用以固定嫁接口的夹子完成蔬菜的嫁接操作
“金妃”小番茄幼苗
将竹丝茄幼苗嫁接到野生茄子上
南瓜藤上绕着冬瓜的嫩苗,粗壮的野生茄子托起竹丝茄细嫩的茎,丝瓜藤上“长”出了苦瓜的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可能以为这是科幻文学作品里的超级物种幻想,而跟着成都市农技总站的助理农艺师,记者在成都市郫都区新民场镇的一片田地里大开眼界,发现了这座让人惊叹的“蔬菜手术操作室”。
“这就是嫁接技术的魅力,二者合一,茄子还是原来那个茄子,但也不再单纯是原来那个茄子,而是更强大的品种。”成都市农技总站的助理农艺师杨佳文告诉记者,这家被称为“蔬菜手术操作室”的公司正是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对农业育苗摸索研究了10多年。“育种育苗直接关系蔬菜品质,而蔬菜品质正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给蔬菜“动手术”
产量增了 口感好了
短小粗壮的茎托起细嫩的苗,一个普通的小夹子成了维系二者的纽带,迎着光的方向叶片自由舒展生长,底部发达的根系经过半个多月的培养,快要撑破穴盘一方小小的空间……走进专业化温室大棚,记者看到,不同于常规的蔬菜大棚,这里更像是一个蔬菜手术操作室。忙碌的农人手中挥舞的不再是司空见惯的镰刀锄头等农具,而是一片薄薄的刀片,和随之用以固定嫁接口的夹子。
扒开一盘茂盛的野生茄子,疯狂生长的叶片几乎覆盖了整个穴盘。“野生茄子的确抗病性强且根系发达,这是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茎秆和枝叶过分摄取营养物质会影响其自身开花结果,也就是说这种茄子几乎不结果,不仅产量很低,口感也并不招人喜欢。”话音刚落,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杨利又取出另一盘每株茎秆大约只有野生茄子1/4粗细的竹丝茄。“而这种竹丝茄口感细嫩,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但正如你所见,它的根系不太发达,也会直接影响果实生长。”说罢,杨利又捧起一株由小夹子将两者合二为一的嫁接苗笑着说,“虽然二者都有自己的缺陷,但取其优势,将二者合一不就能有效解决问题了吗?”
给蔬菜“配血型”
改变蔬菜品质 培养强大品种
接过一盘生长茂盛的野生茄子,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杨利快速剪去原有的枝干,只留下离地约5厘米的茎秆,随后轻轻拿起刀片,对准枝干顶端剖开长约1厘米的切口,手起刀落间,杨利熟练地给野生茄子修剪掉原本茂盛的“头发”。“这些野生茄子不像普通茄子那样娇气——它们根系发达、抗病性强且经得起摔打,是最好的砧木选择之一。”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取过另一盘细嫩的幼苗,将一株株幼苗插进野生茄子留下的一道道切口中,并用夹子将二者固定。“这就是竹丝茄的幼苗,借着野生茄子粗壮的根茎,很快就能成功下地生长结出硕果。不仅如此,还能克服蔬菜种植常见的轮作间歇和土传病害等问题。”
“不只是茄子,南瓜、丝瓜都可以作为砧木,与其他品种嫁接,培养出更强大的品种。”杨利带着记者走进实验田。
任何不同的品种都适用于嫁接?面对记者的疑问,杨利连忙笑着摇摇头。“这与作为砧木本身的亲和性有关,这有点像人类的血型,只要二者的亲和性相融,就可以进行嫁接管理。比如南瓜就像是拥有O型血,它可以和任何品种进行嫁接培养。”
拉开遮阳网,一株株嫁接好的幼苗青翠欲滴,正铆足了劲吸收生长所需的营养。杨利告诉记者,“超级植物工厂”每年会培养大约250万株茄子、70万株冬瓜、350万株苦瓜等超级品种,这些数字正逐年增加。“通过育苗改变蔬菜品质,这一观点正在颠覆传统农业。”
种苗“托儿所”
智能管控 百般呵护
“你看这个,扁扁的两片叶子是不是像豆芽菜一样?”跟着杨利的脚步,记者又走进了另一片实验田。“可别小看它,它是来自中国台湾的‘金妃’,是这里最受喜爱的小番茄品种之一,也是最早一批来到这片种苗‘托儿所’的‘试种’品种。”
种苗“托儿所”?
“在这不到30亩地里,生长了2000多个品种,它们来自世界各地的种业公司,委托我们在成都‘试种’,在选择品种的时候,主要考虑的还是口感和品质,通过这里摸索进入成都及周边市场。”杨利介绍说,目前有世界各地的400多家公司投放了2000多个品种的果蔬进行培养和选择。“所以我们笑称,这里就是一个种苗‘托儿所’,通过已有品种选育适合成都市场的新品种。”
对于“托儿所”里的幼苗,杨利和同事们是百般呵护。打开“智棚物联”APP,棚内的土温、土湿、空温、空湿以及光照等数值一览无余。“只要数值偏离常规阈值,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操作,便能轻松搞定。”杨利告诉记者,在郫都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公司建设了9个平均面积在2500平方米以上的智能大棚。“棚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上下,通过遮阳网、保温层,以及风机水帘等设备的辅助,维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佳条件。”杨利掀开一盘盘温床下的薄膜,两根长长的钢管散发着温热。“我们还给这些小嫩苗安装了地暖,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我们的‘超级植物工厂’一定能培养出更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
记者手记
手拿精巧的“手术刀”,小心翼翼工作的不仅是医生,还可以是农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再看天吃饭,再到抛弃早已用惯了的药罐子。现代农业正通过新的技术,实现农作物可以少打农药,甚至不打农药,从而从源头上提升农作物的品质,也保障了千家万户餐桌上的食品安全。这就是现代农业通过科技改变现实的魅力,当然,这样的魅力也正从一个个高规格的现代化温室大棚以迅雷之势覆盖到成都平原广袤的田间地头,刮起一股不可抵挡的现代农业技术革新之风。
本报记者 李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