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果园港,国内在建的内河最大铁水联运港口。
长江经济带。
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成渝地区,从相对封闭的内陆深处,跃升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内陆时代”。
“巴蜀一家亲,川渝一盘棋。”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以来,川渝两地召开的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意味着成渝产业联动的高效集聚,“双城记”即将上演。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4月16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他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圈,它是深入中国腹地的一个经济板块,是内陆开放的典型代表,支撑着中国内陆地区参与国际贸易合作,从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渝经济圈
开启对外开放“内陆时代”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成都、重庆,这两座相邻的西南重镇,长久以来在社会、经济与文化方面紧密相连、共生共荣。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而2018年这一比例已提升至6.6%左右。
成渝区域经济发展所释放的蓬勃动力,使其在中国区域发展的版图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此前多次出台相关规划。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此外,成渝地区也正在通过中欧班列等运输方式,向欧洲等国家提供贸易保障,缩短与国外市场的距离。截至2019年年末,重庆、成都全年开行中欧班列均超过 1500列,合计超过全国中欧班列总量的三分之一,以川渝两地为起点的中欧班列影响力逐年增强。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成渝地区,从相对封闭的内陆深处,跃升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内陆时代”。
成渝一体化
对拉动西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看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何布局破题?
对此,余淼杰认为,成渝城市群每个城市各有特点。成都是四川的省会城市,重庆则是直辖市,两者在西部经济版图上有如两颗明珠,非常耀眼。如果我们看一下晚上的灯光图的话,可以发现西部的城市中,成都跟重庆这两个是相对最为明亮的。
说明什么?我想,它首先表明这是成渝的城市群,不止成渝在“唱双城记”,而且还要发展中间这一部分的地区,成都和重庆作为两个点,必须从点线面逐步向外辐射,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真正的城市群,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点。
目前,成渝都市圈要解决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在发展战略上,既要抓两头、又要带中间,在做大做强重庆、成都大城市的同时,还需要若干个‘城市点’来支撑,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推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下一步的工作要多个城市联动,经济一体化发展,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于西部经济,甚至中国经济将带来哪些助力?余淼杰以四字回应道,“至关重要”。
余淼杰解释说,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地区,拥有逾1亿人口和近7万亿元经济总量,近年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已具备成为经济圈和增长极、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成渝双城经济圈未来将辐射到云南、西藏等地,西南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仅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还有经贸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的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一个优质港口,成都则拥有“双机场”的优势,这对拉动西部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也是我们所强调的“四化融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