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校长熊英给新招聘的老师解读“一校两制”
因为没有编制,一些学校在临聘教师的招聘中,应聘者往往寥寥无几,然而天府新区两所学校在今年不足百人的“临聘教师”招聘中,却吸引了上万份简历的投递,其中不乏放弃编制前来应聘的优秀教师。
“编制教师与编外教师同工同酬、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天府新区采用‘一校两制’的新机制给临聘教师‘转正’,这应该是我们学校在今年招聘中能够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前来应聘的关键。”成都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校长熊英介绍,它不仅解决了编制内、外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难题,让人才愿意来,还通过优绩优酬、考核一致、一体管理等方式,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让优秀的教师留得住。
在编教师年龄结构老化
临聘教师持续流失
今年9月,天府新区“一校两制”在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及西区、华阳实小及西区、天府三中及小学部、南湖小学及北区开始试点。
作为其中一所试点校,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校长熊英介绍,该校前身为兴隆小学,是一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2019年正式更名为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更名后,学校不仅在办学硬件上进行了升级,有了天府新区教科院的加持,其办学质量和内涵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学校开始逐渐摆脱“薄弱学校”的标签。
“但即便如此,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困扰学校持续发展的一个痛点。”熊英一边说着随即翻开了随身携带的工作簿,上面呈现出一组数据,以2019年为例,学校总共有96名教师,其中在编教师46人,临聘教师42人,交流教师6人,顶岗实习教师2人,“教师的数量与学校学生数量是匹配的,但问题就在在编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临聘教师待遇低留不住,入职门槛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等问题。”
试点“一校两制”
破解教师队伍编制瓶颈
以上制约学校发展的种种难题,其实都离不开“编制”二字。为了破解教师队伍编制瓶颈,熊英说,天府新区从去年开始就在构思“一校两制”的实施,“对于我们学校而言,这就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来得太及时了。”在熊英看来,“一校两制”正好提供了一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契机。
在“一校两制”这种模式下,根据办学情况和实际需要,学校拥有对编外教师招聘的绝对自主权,待遇方面,编制教师与编外教师同工同酬、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在新机制下,给予临聘教师更有吸引力的薪酬考核制度,并赋予其新的身份——新体制教师,以此解决编制内、外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难题,让人才首先愿意来。
试点后,今年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面向全国发出的优秀教师招募令,仅数十人的岗位,却有5000多份简历投来,最终300余位教师进入面试,学校在优中选优中确定了新的教师团队,其中名校研究生9人,100%都是本科学历及以上,更不乏毕业于国内外重点高校的优秀人才。
同样,华阳实小今年的对外招聘也收获了5000余份简历,在最终录用的教师中,甚至有3名教师是主动放弃了原有的编制来到天府新区,更有市学科带头人、全国及省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研究生等各类优秀人才的加入。
不分体制身份
同一管理模式激活教师
优秀人才进来后如何能够留得住?两种体制下的教师又该如何管理?
在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学校就采用了同一管理模式来激活教师。“学校管理同一班子,不分体制身份,因管理需要,还会适当增加新体制教师加入班子。”熊英介绍,学校自去年开始实行团队管理模式,即所有工作分成不同项目,以项目为单位来招募教师团队完成,每个团队实行“1+X”模式——1个团长加数个成员,这使得每位老师都能够参与到常规、课程、品格、家校、阅读、年级等众多或管理、或研究的纵横交叉的团队中,这让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在今年9月试点“一校两制”以前,学校项目中的团长和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在编教师,很少会有临聘教师加入,而本学期以来,新体制教师则积极参加了团队管理的应聘大会,两个级长和五个团长的职务顺利落在新体制教师身上,团队成员就更多了,“目前看,这样的融合效果明显,新体制的年轻教师有活力、爱创新,在编老教师沉稳内敛、经验丰富,两者相互融合、互相学习,可以说在学校构建了新的教育生态。”
在谈到天府新区试点的“一校两制”时,著名学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是一个全国都面临的实际困难。他认为,要解决编制内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中青年教师供给不足的难题,重点还是在于创新教师的补充机制。天府新区的“一校两制”,就是想要解决优秀教师进不来的问题。从目前所试点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张瑾 许雯 樊英 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