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垃圾分类,小区准备好了吗? 记者探访

2021-03-01 06:37:48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

中加水岸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

“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让全民行动”……走进金牛区沙河源街道中加水岸小区,随处可见宣传海报、宣传道旗、绿地插牌,以及红、蓝、绿不同色的垃圾分类标志造景。

《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在即,目前成都市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如何?2月28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走访中加水岸小区发现,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到位,小区内垃圾末端去向透明化,推进分类、定时收运,已具备0.5吨/日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能力。但据居民和物业人员反映,对垃圾类别的区分还存在不足。

垃圾投放

小区硬件设施到位

居民对垃圾类别细分知识不足

在中加水岸小区西门,一个大型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备受居民青睐。选择投递时,屏幕上会显示纸类0.7元/公斤,金属0.4元/公斤,塑料0.2元/公斤……“居民投递后,系统会智能称重,将相应的环保金返现到手机上。”中加水岸物业服务中心客服经理张歆妍表示,及时返现对于激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十分有效,其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也很吸引年轻人和小朋友使用。

而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不仅智能,还很绿色。由于加装感应开关门和太阳能装置,居民靠近时,投放口便会自动打开,实现生活垃圾无接触投放。记者注意到,垃圾分类收集亭主要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箱体被漆成绿色和灰色,上面标注了常见垃圾类别,还标明了垃圾清运时间、清运公司和末端去向。

张歆妍介绍,目前小区有1个可回收垃圾收集点,2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1个垃圾中转房,含有害垃圾收集点、大件废弃物收集点等。还在局部楼栋架空层放置了两分类(厨余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

“我家里就有3、4个垃圾桶,厨余的、有害的、其他的。小区里分类设施很方便,感觉扔垃圾并没有比以前更麻烦。”小区业主高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去年4、5月份就开始参与垃圾分类,对垃圾大体类别能分清楚,但偶尔还是会弄混,就把不知道怎么分的垃圾都扔进了其他垃圾桶。他希望物业和社区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科普。

张歆妍对此也表示,目前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居民对垃圾类别细分的知识不足。“每天小区产生最多的垃圾不是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因为很多厨余垃圾都混进了其他垃圾。”

收运和处置

金牛区将新增

45吨/天就地处置能力

垃圾收集后,要通过转运、压缩处理,再被运到环保发电厂进行焚烧。作为中间重要环节,转运过程中是否做到严格分类,也成为许多市民关心的焦点。

“小区内垃圾的末端去向都是透明公开的,”成都市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科副负责人田毅表示,“可回收垃圾由智能回收机运营公司收集售卖,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由环卫公司用不同颜色和标志的车辆定时收运至垃圾压缩站,有条件的小区还可以进行厨余垃圾就地处置。”

中加水岸小区就是其中之一。小区垃圾中转房内的分布式厨余垃圾就地处置点,建立了日处理量500公斤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据介绍,厨余垃圾被倒入机器,经过分离、发酵等工序,最终变成棕褐色的粉末,能作为有机肥料或土地改良剂使用,小区里居民可以随意取用来养花养草。

“金牛区目前有8个小型垃圾压缩站,2个大型生活垃圾压缩站,配备四分类运输车辆406辆。”田毅介绍道,金牛区有多个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项目,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比如,金牛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日处理能力达200吨;西华罗家有害垃圾暂存点具备3吨储存能力;抚琴菜市(5吨/日)、沙河源街道陆家9组(20吨/日)等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项目。

田毅表示,今年金牛区将新增45吨/天就地处置能力,西南交大厨余垃圾就地处置项目正在建设,金牛万达广场厨余垃圾就地处置项目已完成方案制定和场地清理工作。

《条例》实施

将加强宣传和执法检查

探索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

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意味着垃圾分类从倡导行为转变为个人责任,成都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全面法治化推进阶段。

“之前更多是宣传垃圾如何分类、分类的好处有哪些,让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条例》实施后,除了继续加强垃圾分类科普,在宣传工作中也要向居民普及《条例》,不实施分类可能会产生的后果,从更高层面来约束居民的行为。”张歆妍告诉记者。

田毅表示,《条例》实施后,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科室将做好宣传动员和执法检查,重点治理收运单位“前分后混”问题。“督导员、引导员要在岗在位,加强对社区、物业的培训,线上线下同时展开宣传,保证所有人都要知晓《条例》,正确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他表示,按照《条例》推进情况,对于违反《条例》市民或市场主体来说,3月份大致以教育警示为主,4月份执法将介入,而执法只是一个手段,目的还是让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他还透露,目前部分街办和小区存在分类投放容器设置不足、标识有待规范的问题,厨余垃圾收运体系还需完善。在补足“硬件”方面,将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建设固定集中分类投放站点;启动厨余垃圾专用电动收集车采购工作,按需增加四分类收运车辆;引进优质的垃圾分类企业,开展垃圾分类各环节市场化运作试点,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和分类实效。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郑然 肖皓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