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由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主办的“2021年全国消杀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会议的主题是“传染病与消毒”。
院士、传染病专家、消毒学专家、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病媒生物防控专家、全国各地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会长,虫害防制及消毒企业、卫生药械生产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
针对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防控,消毒员个人防护、疫苗注射等问题,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张文宏:疫苗是预防病毒的重要措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在视频演讲《消毒与传染病防控》中,对消毒员个人防护、疫苗注射及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现场。
他建议,消毒员的工作经常出入疫情高风险地区,要做好防护工作,第一是戴好口罩。在中国,目前大多数情况是安全的,多数情况下戴个外科口罩和手套就够了,这是最关键的。现在,在宾馆里面出现服务员被感染的案例,他们在处理居住客人的物品或者客人不在的时候打扫房间,但是没很好地戴口罩,我们发现感染的病人基本上都是没有戴口罩的。第二,消毒员如果在高污染风险区域作业,建议穿上普通的隔离衣,戴上N95口罩,这个防护级别已经很高了。第三,打疫苗。疫苗是预防病毒的重要措施。
对人类来说 99%的病毒是未知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会长徐建国院士在主旨报告《新冠病毒新认识:趋势和挑战》中,分析了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稳定性,提出了应对新发传染病的长久之策。
报告指出,研究显示,在不锈钢、塑料等表面,低温、相对湿度低,更有利于病毒存活;在鼻粘液、痰液表面的新冠病毒,在相对湿度40%RH、4℃、21℃条件下可存活最长48小时;在布料、玻璃、塑料表面的稳定性高于流感病,72小时后仍具有传染性;在相对湿度为65%、22℃条件下,在纸巾、木料、衣服、玻璃、纸币、不锈钢、塑料、口罩表面的存活时间分别为3小时、2天、2天、3天、3天、5天、5天、7天左右。
报告强调,人类分离到的病毒,不到病毒种类的1%,99%是未知的。我国目前仍存在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类似SARS的新发冠状病毒、山羊无形体、艾尔博特埃希氏菌等17种新的传染病暴发风险。
低温对消毒效果影响很大
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在主旨报告《现场消毒技术》中,介绍了常用消毒剂、常用消毒器械、常见消毒方法、如何制定应急消毒方案等,并对低温消毒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他指出,低温对消毒效果影响很大,低温消毒的关键点主要在:一是使用低温有效的消毒方法;二是确保每一物品的所有表面与消毒因子完全接触,消毒剂量足够;三是对低温物品汽化消毒并不是好的选择;四是要注意消毒剂(如酒精、过氧化氢)高浓度大面积或长期使用带来的爆炸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举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