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花条蛇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宣布,在新疆艾丁湖畔发现花条蛇属新种——吐鲁番花条蛇Psammophis turpanensis Chen, Liu, Cai, Li, Wu and Guo, 2021。迄今为止,吐鲁番花条蛇是唯一模式产地位于新疆的蛇类,也是新疆唯一的特有蛇类,还是花条蛇科(属)蛇类唯一由中国学者命名的物种。
据了解,吐鲁番花条蛇是花条蛇属在我国分布的第二个物种,也是已知的世界陆生脊椎动物模式产地海拔最低的物种。该新种目前仅知产于模式产地艾丁湖以及邻近托克逊县夏乡。
该物种是怎么被发现的?5月25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吐鲁番花条蛇发现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宪光。
新发现:
“世界内陆最低处”发现新蛇种
吐鲁番花条蛇的学名为Psammophis turpanensis,其种名turpanensis源自于模式产地艾丁湖,位于吐鲁番盆地。“吐鲁番”在维语里是“低地”的意思,以艾丁湖为中心向下凹陷,最低处海拔-154.31m,成为“世界内陆最低点”。该报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分类学期刊Zootaxa上。
“吐鲁番花条蛇的发现支持了我们最初的预测,即花条蛇属在亚洲极可能有隐存多样性。”郭宪光说,有趣的是,1838年,以全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之东畔命名了花条蛇;180余年后,在世界内陆最低处——艾丁湖之畔,发现了其姐妹种吐鲁番花条蛇。吐鲁番花条蛇是花条蛇属(科)蛇类唯一由中国学者命名的物种。
“据我们所知,吐鲁番花条蛇是花条蛇属在我国分布的第二个物种,也是已知的世界陆生脊椎动物模式产地海拔最低的物种。”郭宪光呼吁,吐鲁番盆地在面积如此小的地区集中了多种特有物种,是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背后故事:
在马路偶遇新物种
吐鲁番花条蛇是如何被发现的?郭宪光向记者回忆了其发现过程。
前期,在对花条蛇的谱系地理研究中,团队发现,系统发育重建提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吐鲁番盆地一共有3个花条蛇样品,包括来自托克逊县的2个不完整的蛇皮和来自艾丁湖的1个蛇蜕。“这3个样品的系统发育位置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促使我们在制定2020年的调查计划时,对吐鲁番盆地情有独钟。”
2020年7月3日,一行人抵达乌鲁木齐,开启了野外科考。9月23日下午2点多,团队在鄯善县一片植被极其稀少的戈壁滩调查,队员陈敏莉第一个发现了蛇的行踪。后来,大家在蛇消失的点及周边几米范围刨开砾石翻找,果然从一个洞中刨出了这条差点逃走的蛇。其后,团队前往吐鲁番市艾丁湖景区。艾丁湖是吐鲁番最低地,海拔低于海平面154m。
“在返程路上(距艾丁湖景区约3km),团队中的刘金龙博士突然大喊‘我们刚才是不是撞到了什么?’下车一看,居然是蛇!”郭宪光说,拍照取证后,他们观察发现,蛇身后半部已经被轧坏。“通过初步观察该蛇的外部形态,发现其体态比花条蛇丰满,而身体上的条纹和花条蛇又有些相似,一时不能确定是否为花条蛇。”回到实验室后,经过分子和形态双重检验,才有了答案。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成都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