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个纯产业社区春节这样安排——1万多名产业工人将“就地过年”

2022-01-17 06:57:11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刘波

双兴社区2019年留守员工过年的“老照片”。

产业社区的年轻人纷纷打算“就地过年”。

23岁的徐程义是贵州人,20岁的李代兴是宜宾人,20岁的唐嘉宾是河南周口人……今年春节,他们都选择留在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双兴国际社区就地过年。

“我们社区约有15000人坚守岗位,不回家过年。”双兴国际社区服务站站长兼党支部书记林健告诉记者,这里有仁宝、纬创、中电熊猫、通威等重点企业100余家,机器全年24小时运转,流水线作业不停歇。

年关将近,留守产业工人们的春节打算怎么过?社区又给他们准备了怎样的年味?1月1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双兴国际社区。

全年运转的流水线

过半产业工人就地过年

双兴国际社区是成都首个纯产业社区,入驻100余家重点企业,有22000多名产业工人。他们主要从事笔记本电脑制造、芯片加工等相关职业。

“我们2021年产值将达到800亿元。”林健告诉记者,从农郊荒野到产值800亿元的社区,双兴国际社区用了11年。他在这里干了9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双兴国际社区由纯外来人口组成,这里的居住人口很年轻,平均年龄22.5岁,来自全国各地。

目前,市场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在流水线上,运转不停歇,力求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益。

“这里实行两班倒,24小时有工人上班。这就注定了春节有很多员工留守。”林健说,一方面是产能要求,另一方面是疫情防控需要。多地倡导就地过年,双兴社区也鼓励产业工人留下来就地过年。

他初步估计,双兴社区有15000人留在社区,坚守在岗位上,就地过年。

上万斤水饺汤圆

除夕将送上“热气腾腾”的年味

唐嘉宾今年20岁,是河南周口人,来双兴国际社区3个月了,是仁宝的一名电子采购员。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最近河南出现疫情,我就不回家给国家添乱了。”唐嘉宾说,今年他不回河南过年,父母也支持他的决定。“我希望加班锻炼一下自己,父母也希望我更加独立。”人生的前19年,他都和家人一起度过春节。今年一个人“落单”,他显得有点落寞。“我不知道社区的饭馆过年期间会不会开门。”过年,他希望能吃上一顿热呼呼的饺子。

实际上,唐嘉宾完全不用担心。从2010年开始,每到除夕,社区都会采购上万斤水饺和汤圆,在宿舍楼下摆放十几口大锅,免费为产业工人们煮上一锅锅热气腾腾的汤圆和水饺。

“那个热气腾腾的画面,让工人们特别激动。”林健回忆起往年春节的场景,这个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除夕晚七点,每栋楼下的“热气”温暖着留守人员的心。社区还有约一百户商家,过年期间,商户排班开门迎客,保障产业工人们的餐饮。

此外,社区还将布置春节的年会集市,丰富春节的趣味活动,营造过年氛围。

“按办大学理念办社区”

开设国学、跟新春文化相关的课程

走进双兴社区,有食堂、书店、篮球场、宿舍……宿舍门口还有宿管阿姨,走廊常有来来往往的“新生”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入职,这里看似和一所学校无异。

“我们采用大学式的管理模式。”林健说,这也是四川首个“按办大学理念办社区”的开放式产业社区。

经过努力,理念变为现实。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0月,“空港新居民大学”在双兴国际社区亮相。这里设置了5大学院:素质提升学院、职业教育学院、智慧生活学院、生活美学学院、文化交流学院。

“我们不仅想为年轻人提供生产与生活的空间,更想引导并服务于他们未来的人生规划。”林健提到一个数据,这2 万名产业工人,大专以下占比78.2%。如有年轻人想专升本,提升自己的学历,这里可以提供一种渠道。

“如果我们把图书馆变成游戏厅,估计会非常火爆,但我们建设图书馆的目的是为年轻人创造学习氛围。”他告诉记者,在春节期间,大学或开设国学、跟新春文化相关的课程,邀请高校教授来为产业工人们讲课。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摄影 雷远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