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龙泉山充“植” 给大森林修“身” 7万亩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年底建成

2022-02-24 08:43:31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编辑:覃贻花

春天的龙泉山绿意盎然、万花竞放。在龙泉山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青白江区、金堂县现场,植树、改培……一系列绿化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这只是全国20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一隅。去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在全国支持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全面布局绿化祖国大地的“大棋”。四川省成都市川中丘陵区(龙泉山成都段)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

记者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获悉,项目拟于今年全面建设完成。将通过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补造修复,丰富龙泉山森林群落类型,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服务功能,增加林业碳汇,助推龙泉山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彰显国土绿化新成效。

充“植”

将实施营造林总规模7万亩,高标准开展蓄水池扩容15万立方米,还将建设15个生态环境要素智能监测微站等。

实施营造林总规模7万亩 每年可增加林业碳汇16700吨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作为成都的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区位举足轻重。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选址于此,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均有重要意义。

据悉,项目涉及成都市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3个区县13个镇(街道)67个村(社区)。将实施营造林总规模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万亩、退化林补造修复6万亩。

建设内容包括配套辅助工程、成效精准监测等。比如,将高标准开展蓄水池扩容15万立方米,解决龙泉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还将建设15个生态环境要素智能监测微站、项目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林草碳汇评估等,对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

关于林草碳汇的监测,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生态事业部副部长张兴华介绍,将与“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相结合,按照《成都市造林管护碳减排项目方法学》等方法学对项目新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据初步测算,项目预计开发林业碳汇16700吨/年,将优先用于在蓉举办的大中型活动、赛事的碳中和。

修“身”

通过疏伐补植、人工诱导天然更新、渐进式树种置换等方法逐步提高森林质量。选择珍稀树种,对项目区森林进行保护修复和景观重造。

解决森林过密过纯问题 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龙泉山便开始了大规模人工造林活动,主要以柏木纯林为主。张兴华告诉记者,由于初植密度过大,加之缺乏抚育管护,纯林或单层林,林分结构不合理,林下植被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森林健康状况较差。“如何通过调整和改造等相应的补救措施,使柏木人工纯林朝着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混交林方向发展,实现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提升,是目前项目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张兴华认为要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经营措施,织补完善森林基质,构建近自然森林群落。“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改变过去单一重视‘减法式’的间伐措施而忽视‘加法式’的补植补造等具体经营技术。”张兴华说,具体而言,就要在不强烈改变森林生境和植被持续覆盖前提下,通过疏伐补植、人工诱导天然更新、渐进式树种置换等方法逐步提高森林质量,从而培育出目标明确、功能完备、质量优良、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张兴华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彩化、香化、美化、绿化”的乡土树种和珍贵珍稀树种,通过造林、间伐、补植等措施,对项目区森林进行保护修复和景观重造,营造多彩生态景观集群,塑造三季彩林、四季赏花特色的森林景观,形成与城市风貌互补的森林生态本底和多彩森林。在营造景观林时,要特别注意河湖湿地、特色小镇、交通道路、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和可视范围的建设,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力争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学习、可推广的国土绿化典型模式,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川中丘陵区建设乃至周边省市类似区域国土高质量绿化提供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张兴华表示。

按照建设周期,今年底该项目将全部完工,预计将增加龙泉山成都段森林覆盖率0.5个百分点。

【专家访谈】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文:

龙泉山国土绿化试点示范

将引领、带动周边项目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文表示,川中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国家林草体系治理的重点区域,而龙泉山地处成都平原与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在川中丘陵区具有典型的自然地理代表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川中丘陵区先后实施了长江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国土绿化取得显著成效,由于缺乏森林经营管理,仍存在森林质量不高、生态系统功能不强等突出问题,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任务依然繁重。张文认为,龙泉山国土绿化试点示范,践行了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的思路,坚持问题导向,节俭务实绿化,可以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乃至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改造和周边省区类似项目国土高质量绿化提供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张文进一步分析,具体来说,该项目建设内容体现了“综合治理”的自然修复理念。除了森林、草地、灌木等增绿增景国土绿化内容外,项目还充分考虑了土、水、道、管等建设内容,因地制宜地贯彻了综合治理理念。

技术措施体现了“地带特征”的自然演替规律。以龙泉山常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为参照,以龙泉山柏木等人工纯林植被为基础,科学界定自然演替阶段,合理设计自然修复技术措施。

培育目标体现了“多重效益”的整体功能定位。除首先满足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的功能需求外,还充分考虑不同地段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美化彩化、自然教育等多重功能的需要。

体制机制体现了“破立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打破行业条块分割的项目组织管理传统,统一由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统筹协调项目实施工作,为项目推进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资金筹措体现了“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方式。在中央、省、市三级财政筹措资金外,整合包山头等社会资源资金,积极动员广大市民共建共享,最大可能地调动了社会资本广泛投入。

生态效益体现了“价值转化”的项目建设目标。以国土绿化森林碳汇为抓手,开展项目实施成效监测,开发林业碳汇产品,融入区域碳汇市场,构建交易、中和机制,实现价值转化。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琳黎 图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