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演艺综合体本月底“戴帽子” 下个月开始穿“打底衣”

2022-05-02 08:17:32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编辑:覃贻花

走进主体完工的建筑,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哪里是舞台,哪里是观众席;上个月还被绿色纱网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建筑,因为幕墙施工,已经“脱去”了部分纱网——在成都市重要文化新地标金沙演艺综合体施工现场,一月一大变,一周一小变。这个“五一”假期,施工依然满负荷推进。

“8”字形综合体 演绎金沙浪漫文化

金沙演艺综合体位于成都市三环路西四段东侧、磨底河北侧。从项目效果上可以看到,金沙演艺综合体整体呈“8”字形,两幢主体建筑分别位于“8”字的两个圈里,整体造型圆润流畅。其中左边是综合剧场,是拥有1200个座位的甲级剧院,承载各种演艺需求,如舞台剧、音乐剧、演唱会等;右边是文化活动中心,有一个可容纳800人的电影院,还设置了空中书吧茶座、城市观景台、室外演出场地等,承担文化娱乐、艺术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整个项目是集文化娱乐、艺术教育、体育健身、图书阅览、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在设计中,为体现地标意义和文化特色,建筑外观从金沙文化中提取灵感,将文化元素编织进建筑之中,以钛金色的金属百叶为建筑编织一张金色的面纱,以期在阳光下呈现出细腻光滑的质感与光泽,用金属板流动的线条与玻璃形成虚实对比,表达出“金玉呈祥”的美好愿望。

400吨钢网架 “帽子”本月底“戴上”

扫场所码、出示行程码、测量体温、检查口罩是否佩戴好……今天一大早,工人们经过每天都要进行严格执行的防疫“四部曲”,进入工地。

“‘五一’期间,工程满负荷推进。在抓质量、抓进度的同时,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也不能有丝毫放松。”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经理文仕强告诉记者,“五一”期间,现场安排了200多名工人,30多名管理人员。

在综合剧场屋顶,只见钢结构“骨架”已经成形。焊工杨建、李光君一左一右,采用半自动实心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正在进行钢柱的对接焊接。“现阶段的作业主要包括钢柱对接焊接、梁柱节点焊接、网架焊接球与杆件焊接、网壳合龙焊接、网架现场胎架制作等。”杨建告诉记者。

按照施工进度安排,本月底,两幢主体建筑的屋顶网架就要完成吊装。“为什么不直接用钢筋混凝土做屋顶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文仕强介绍道,作为剧场,这个项目屋顶的跨度非常大,达到了26米多。钢结构具有自重轻、跨度可大可小的特点,因此适合于建筑的需求。此外,假如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话,一是安全风险大,二是施工进度会因此多一个半月。“经过综合研判,最后决定采用钢结构屋顶网架。”本月底,两幢主体建筑的屋顶网架将分别完成吊装。

下个月起 给“金玉外套”套上“打底衣”

对于千斤顶,大家最常见的可能就是换轮胎的时候使用。而此次,重达400多吨、爬升高度达20多米的钢网架,也要依靠千斤顶来完成吊装。

按照吊装方案,液压装置中机器人的多只“爪子”,将分别牢牢抓住钢网架的一个个着力点,然后按程序设置进行发力,让400多吨的“大家伙”缓缓向上升起。“每分钟大概可以爬升1米左右,每一次的爬升都必须确保安全操作、精准到位。整片网架需要约24小时才能吊装到位。”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总工程师范亦灵向记者介绍。就在5月5日,屋顶网架的吊装方案就将进行专家论证,然后进行优化完善,以保证实施时万无一失。

给建筑“戴帽子”的工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为它们“穿外套”的前期工作也全面拉开。在给建筑穿上“金玉外套”之前,还要先穿上“夹衣”——用钢材和铝板“打底”,然后才是挂上好看的面材。“围绕幕墙施工,现在分两方面进行准备,一是储备材料,二是准备出作业面。”范亦灵说,6月启动幕墙大面积施工,项目的外部轮廓就会逐步展示出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图片 受访单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