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音浪超强的坝坝舞、隔壁刺耳的电钻声……你身边的环境如何?噪音污染防治有哪些新手段?5月6日,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发布了2021年全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成都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3dB(A),同比下降1.3dB(A),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1%、72%,同比分别上升了14%、22%。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略有改善。
“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夜间噪声扰民问题,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副主任旷良义在会上透露,2022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安装80余套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和60余套公共区域噪声显示屏,逐步完善全市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去年,我们将‘蓉城降噪’行动纳入了成都市‘生态惠民工程’,印发了《成都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0-2022年)》。”旷良义表示,自2021年起,成都每年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年度实施方案,提出6大行动、16项任务,并将每项任务细化成多条工作措施,层层落实到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市)县。
同时,市级相关部门2021年主动制定社会生活、建设施工、交通、工业各类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从行业源头上逐步明确了噪声管理标准,规范了行业操作流程,为全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记者 李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