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停放,如今已成为一项重要民生需求。在成都高新区,解决“停车难”问题,也成为老旧院落改造、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城市生活宜居品质的重要举措。
随着中和玉津未来公园社区的规划建设,中和老城区正在焕发新生,并着眼于智慧场景建设,全力解决“停车难”这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月24日,据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以下简称“公园城市局”)消息,在3.5平方公里的中和老城区范围内,成都高新区正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按照“供需平衡、停车优化、智慧引导、近远结合”的总体思路,构建以人为本、智慧高效的停车系统,解决周边居民停车难题。
优规划补短板
基本实现停车场3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
停车,对于家住中和片区的陈先生来说一直是难题,“院子里的停车位永远不够,很多人都停在附近的道路边上,不方便也不安全,我们一直期待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回应百姓心声,成都高新区结合未来公园社区建设,进一步做优老城区停车规划,推进公共停车场智慧化建设。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前期科学测算片区停车需求,新的规划将通过增存并举实现供需平衡。根据规划,该片区采取近远结合的方式,推进多处公共停车场建设,同时引导公共停车场采取立体化、地面地下一体化的建设方式。
另一方面,成都高新区对该片区现有老旧院落停车设施进行了研究,补齐停车短板,加快老旧院落停车设施改造。规划通过立体化停车改造、城市剩余空间临时改造、小区车位错时共享三种方式,进一步增加中和老城区停车位供给,推进该区域范围停车场300米服务半径基本实现满覆盖。
以“智慧”提效率
停车服务智慧场景添彩未来公园社区
“在中和玉津未来公园社区的停车优化规划中,我们聚焦效率提升,开展停车智慧配套及智慧引导建设。” 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高效及时、按需分配、重点引导”的原则,围绕交通主要进出节点、拥堵路段及公共建筑,构建“智慧展示大屏”+“智慧诱导屏”的智慧引导体系,实时发布停车诱导和公共信息,引导停车分流,避免“停车难”现象。
同时,规划提出路内停车智能化建设方式,并采用严管停车路段、区分收费标准、车位限时管理等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
重核心强示范
老码头片区打造“1+2+3”智慧集成停车示范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和玉津未来公园社区的综合开发规划,老码头片区未来将成为中和老城片区的核心区域,包含五岔子桥、芙蓉岛、芙蓉夜肆等重点项目及中和中学,未来将汇集大量周边居民及游客,产生大量停车需求。
“我们规划在这里集成多样的智慧停车引导设施,建立‘1+2+3’停车示范体系。”相关负责人介绍,“1+2+3”即1个高新区智慧停车平台(含智慧展示大屏),2处智慧诱导屏引导停车分流,3处停车场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智慧停车场、地面立体化停车场。
其中,立体化停车场示范点位将结合社区综合体建设,打造“地下停车+立体停车+社区综合体”相结合的“社区停车+”综合体,凸显公园社区未来感;老旧院落空间停车设施立体化改造示范点位,将在增加车位供给的同时,对立体停车设施立面进行景观化处理,形成社区院落风景线;智慧展示大屏将加强与核心区域有效对接与协调联动,实现交通服务信息互通共享及公众信息及时发布。
文/黄启恒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