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实验活动
坐落在天台山镇境内的太和九年制学校,辐射周边5个行政村、9000多村民。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吴松一家人教过的学生。
吴松是天台山镇太和九年制学校的一位教师,也是吴家的第三代乡村教师。他们一家三代七口人,薪火相传,坚守三尺讲台七十余载,用知识、坚守和奋斗把一辈又一辈的山村孩子送出了大山。
从小立志成为教师
受家庭教育影响,吴松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1989年,吴松以太和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邛崃师范学习,毕业后,他放弃城里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太和,与母亲一起做老师,成为太和学校第一位体育老师。
尊教重德的家风在吴家每个人的心里扎了根。吴松教了13年体育之后,又根据学校需要先后教过数学、物理和化学。爱人黄玉英则一直是太和学校的金牌数学老师,她带的数学班在邛崃地区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吴松的妹妹和妹夫也都在隔壁村镇的平乐中学教书近20年。
面对辍学的孩子,他不畏山路难行,跋山涉水也要走访到家,不断关怀鼓励他们重新回到课堂;这些年来,他一直守护着属于他自己的三尺讲台,让更多的孩子找回了信心,勇敢地走出大山。
鼓励大山孩子远行千里
吴松的爷爷吴世雄是吴家第一个“吴老师”,1953年主动从城里返回太和乡教书,一教就是29年。在吴松幼年,爷爷就是乡里最有知识的人。“我们乡里的很多人都愿意跟他请教问题,从那时起,就给我留下了老师非常受人尊敬的印象。”吴松告诉记者。
受他们影响,吴松的妈妈吴继涛1979年也开始做老师。当年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吴妈妈白天上课,下午做几小时的农活,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批改作业。就这样坚持了26年。
“我们几代人的目标,都是希望我们的太和,我们家乡的一代代人都变得有知识,有文化。”吴松说,孩子们就是我们的眼睛耳朵,他们能够到外边的世界去看去听,我们也就能感受到外边世界的变化进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