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借阅量超老馆一月 四川省图新馆日均进馆7000余人

2017-05-19 05:59:22来源:封面编辑:顾强记者:段祯
手机访问

市民借阅图书

工作人员引导市民自助查询

我和四川这五年 系/列/报/道/之 7

讲述人:伏菊英

●四川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工作人员、党员示范岗人员

朱映红

●四川省图书馆外借一区工作人员

■天府早报见习记者王小瑾记者段祯

5月10日上午10时,在位于天府广场北侧的四川省图书馆新馆,不时有背着包的市民进入,他们有序地存包、安检、进入阅览厅……从2015年12月26日四川省图书馆新馆试运行至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闲暇时光走进图书馆,找一本好书,选一个理想的位子,静静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图书馆地方文献室的工作人员付菊英,5年前进入省图工作,从老馆到新馆,她感受到的变化非常明显:市民借阅图书越来越方便,而读者的阅读习惯也越来越文明。

设施升级 系统精确定位找书不难

2012年7月的一个下午,还是一名普通读者的伏菊英,到当时位于总府路的四川省图书馆借一本儿子喜欢看的《时光老人的礼物》。那时的省图使用的还是纯人工的借阅方式,一本书足足花了伏菊英一个小时才找到。2013年,伏菊英调入省图地方文献阅览室工作,到今年正好有5年。她回忆,当时的地方文献阅览室只有40多个座位,一天常常只有一两名读者光顾。

2015年12月26日,四川省图书馆新馆试运行。“我清楚地记得开馆那天,大门一打开,读者们蜂拥而至,开馆5个小时就有一万多人进馆,太热闹了”。如今,伏菊英还在地方文献阅览室工作,“现在每天最少也有三百多名读者来地方文献阅览室看书,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三千人次。”

不过,最令她开心的变化,是找书费时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省图新馆引进了先进的RFID图书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精确定位每一本图书的位置,而且还实现了从办证、查询、借阅、续借、还书都自助一体化的功能。同时,这个借阅系统还相当透明,查阅一本书,马上可以知道这本书目前的状态:是在架、已外借、在订购中、在盘点,还是在预约中,都一清二楚。

读者还可以在省图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借阅想看的书。

服务拓展 开展活动成为文化品牌

今年是朱映红在省图工作的第28年,作为省图的“老资格”,朱映红见证了省图变迁的风风雨雨。朱映红曾在技术服务部(今已撤销)工作,对解放前的报刊杂志进行拍照整理,制成胶片供读者查询。当时的拍照室,墙角分别有4个500瓦的白炽灯,炎热的夏天在其中工作,那滋味可想而知。如今虽然还是会拍胶片,但为了更好地保存资料,胶片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处理。

新省图开馆后,朱映红分到了以文学、艺术类图书为主的外借一区工作,此区可借阅书数量超过十万本,月均借书量超千本。与老馆天壤地别的人流量让人欢呼,同时也让朱映红的工作量增加了。她表示,为了借阅系统对图书的精确定位,每本书必须放在固定位置,一旦放错,所有定位都会出错,所以看似简单的整理图书、归还上架的工作,实际上并不轻松。

朱映红说,新馆开馆之后,读者的各方面需求更大了。读者服务部的黄老师补充道,以前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局限于看书的读者,鲜有活动举办。而新省图成功开展了“巴蜀讲坛”“读者沙龙”“周末艺术鉴赏会”三个文化活动,这三个活动已经成为省图主打的文化品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欢迎。

为了方便上班族晚上阅读,有6个窗口的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半,重大节假日也会酌情开馆。

素养提升 不文明的现象减少了

朱映红表示,自新馆开馆后,读者的借阅习惯和阅读素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读者什么都要问工作人员,而现在,读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新省图良好氛围的感染下,逐渐培养起自助服务的意识:自助办证、自助查询、自助借还……大家减少了对人工服务的依赖,这样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诸如整理书目等业务。同时,在图书馆大声说话、手机不关静音的情况也减少了,大家习惯在图书馆轻声细语,文明阅读。

在阅读素养提升的同时,读者的阅读热情也随之高涨。据了解,省图新馆日均进馆7000余人次,而外借两个区加上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日均借书量上千本,这相当于老馆一个月的总借书量。外借图书中,外借一区的文学、艺术、旅游、保健等类别的图书是读者借阅榜的最爱。

在伏菊英所在的地方文献阅览室中,家谱一直是大受欢迎的“爆款”。早在老馆时,就有外地读者打电话询问家谱,专门从外地请假到省图看家谱。新馆开馆后,家谱更是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

省图新馆开馆后,还一直在招收志愿者,报名参与的读者络绎不绝。张长清表示,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也体现了市民阅读热情的高涨,许多人都是因为喜欢图书馆的氛围,才报名来当志愿者的。

省图书馆历史

1912年

10月20日,四川省立图书馆成立,选址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西一栋青砖小楼内

1927年

四川省立图书馆移交成都市政公所代管,并更名为成都市立图书馆

1940年

4月10日,四川省图书馆重新成立。馆址位于成都城守街前清城守衙门,是为第二次建馆

1950年

更名川西图书馆,1951年更名川西人民图书馆,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图书馆并一直沿用至今

1972年

省图书馆选址总府路建设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新馆,并于1978年4月落成

2009年

省图书馆新馆选址天府广场并立项启动建设

2015年

12月26日,省图书馆新馆试运行

    编辑推荐
~下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