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在川的那些事

2017-06-30 07:18:4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

成都生活 对得起“宜居”二字

6月29日上午,倪子亮7岁的儿子将参加钢琴比赛。在经历了每周5次钢琴课训练之后,儿子迎来了一次“小考”。“一次课一个小时120元,这在香港可能吗?”对于已经在成都生活了10年的环绮化工(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子亮来说,低成本和休闲的生活,让他觉得成都对得起“宜居”二字。

“我比成都人还了解成都”

2007年,主要代理国外化工品牌的公司先后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布局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四川,也就在这时,倪子亮开始走进和了解地处内陆的四川。他未曾想到,在成都一待就是10年,他表示:“我可能比成都人还了解成都。”

“坦白说,我刚到成都时,对比香港、上海差距挺大的。”倪子亮一点儿也不客气,“那时我们想找甲级写字楼,屈指可数;现在不一样了,增长了10倍不止。”初来乍到时的“落后”印象,反而让倪子亮看到了10年来成都飞速的变化:茶餐厅、西餐厅,可供选择的食物变得丰富起来;鳞次栉比的高楼日渐增多;曾经满大街的奥拓小汽车难觅踪影……

“以我现在居住的小区来说,120平方米月租金才2600元,绿化、物业服务都做得非常好。”“宜居”成为了倪子亮形容成都用得最多的词。每到周末,倪子亮就会带着儿女到郊外走走,海螺沟、达古冰川,打雪仗、露营、野炊……“这是生活在四川的优势,我们得好好享用。”

不断有香港人来川就业创业

当初,倪子亮并没有在成都安家的打算,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很快他就在成都一个车展上偶遇了现在的妻子,这也成为他定居成都的又一重要原因。

除了任职的公司,倪子亮还曾尝试过餐饮和培训,但最终并没有坚持下来。在他看来,四川的发展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有人追得上,有人追不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部分港资从内地回撤的同时,仍不断有香港人到内地、到四川就业、创业,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现在,已过不惑之年的倪子亮回香港的时间并不多,平均每年一两次,他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成都过夏天、在香港过冬天。

20年前,香港回归祖国,20岁出头的倪子亮正在内地旅行,当他回到香港时,随处可见鲜艳的五星红旗。那时,不知道会迎来何种变化的他,从未想到自己会在相距2000多公里的成都,开创事业、经营家庭,度过自己的不惑之年。本报记者 袁婧受访者供图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