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怀揣技能追逐梦想

2017-08-03 06:23:5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阳帆

  “9+3”搭建成长成才平台——

  □本报记者 阳帆

  8月2日,距单位的高温假结束还有4天,马海木牛离开凉山州普格县荞窝镇的家,踏上开往成都的火车。“提前回去,检查一下我负责的喷漆机器人。”马海木牛说。

  马海木牛是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首届毕业生,今年7月被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录用,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待转正定级后,年薪将达6万元以上。2009年,我省启动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2014年启动实施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迄今已有3万多名“9+3”毕业生受益于这项惠民富民工程。

  掌握一技之长,创业冲劲大

  马海木牛3年前来到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汽车电子专业,在顶岗实习期间获得“优秀实习生”称号。“如果没有‘9+3’免费职业教育,初中毕业后我可能外出打工了,很难成为大型企业员工。”马海木牛对记者说,“9+3”免费职业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实施免费职业教育就是要切断贫困传递的‘脐带’,通过支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民族地区教育,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带动家庭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日子。”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毕业的“9+3”学生周霞有一个梦想,把自己的肥肠粉店发展壮大,将来开连锁店。

  2014年10月,作为第二批次录取的“9+3”学生,周霞从老家甘孜州泸定县来到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毕业前夕,有着一股子冲劲的她想创业,“3年时间,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我把创业的想法给老师们讲了,他们鼓励我大胆尝试。”周霞说,泸桥镇瑞金路上的老白家肥肠粉店,成为她创业的起点。肥肠粉店开业以来,周霞起早贪黑,虽然很辛苦,但每月平均3000元以上的利润让她干劲十足。

  升学有渠道,点亮成才梦想

  回想起三年的中职学习,来自甘孜州石渠县尼呷镇的卓玛感触良多。

  2014年9月,卓玛来到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学习。“刚到学校时,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学校采取教师‘一帮一’、学生结对‘一帮一’的办法,帮我们提高成绩。”卓玛说,三年学习,自己拥有了专业技能和开阔的视野。

  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成为卓玛的愿望。今年4月,卓玛通过面向藏区、大小凉山彝区“9+3”应届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顺利考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就业有出路,创业有帮扶,升学有渠道”,我省将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帮助民族地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出台帮扶政策,整合全省力量,多措并施,点亮我省民族地区青年的成才梦想,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新型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