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汛期的避险手册

2017-11-21 06:36:3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科技手段助攻减灾 科学管理预警系统降低风险

  “发现灾害的难度越来越大。”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省防灾水平已经有很大提升,但灾害的隐蔽性越来越强,识别隐蔽性灾害成为新的难题。

  今年以来,我省加强科技防灾能力建设。在今年7月启动的全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中,通过人技结合的方式,发现传统调查手段难以发现的新增隐患点2837处,占总新增隐患点的68.38%。

  无人机的广泛使用是此次排查的显著特征。在石棉县,地灾排查人员借助无人机航拍图像、遥感图像可以大概圈定山体裂缝的位置,再配合人力探查,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原来至少需要3个月,现在20天就能完成。”地质调查队员覃亮说。

  另外,在“8·8”九寨沟抗震救灾中,充分运用专业人员地面调查与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分布在九寨沟、松潘、红原、若尔盖及平武等5县的1701处隐患点得以在短时间内查明,为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科技在助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也开始发力。今年省国土资源厅与四川日报、四川在线联合开发四川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掌上查询系统,群众可以随手查询所在区域隐患情况,使用次数高达375万人次。

  在荣县,前期部署的智能预警系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避免了180人可能的因灾伤亡。这只是专业监测设备的冰山一角,截至目前全省已部署对2100处重点隐患安装雨量计、裂缝伸缩仪、滑坡报警器等,国土部门在茂县叠溪镇新磨滑坡和石大关乡梯子槽滑坡配备专业监测设备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有效掌控了地灾隐患的变化情况。

  除了科学的设备和技术,还有科学的群众防灾管理。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开展了历年来覆盖对象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培训活动,共开展专题培训1775场,培训人数超过20万人。全省全年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5561场次,参与演练人员达108万人。

首页上一页12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