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有能人引领 四川全面培育“种田CEO”大军

2017-11-21 11:12:1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李淼 熊筱伟

  崇州引入农业职业经理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建成稻田综合种养基地2万亩。仅此一项,种植户可直接增收3000余万元。图为崇州市隆兴镇的青桥育秧烘储股份合作社,工人正在忙着烘干稻谷。 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关注

  11月16日一大早,川西平原掩映在薄薄晨雾中,来自全省10多个涉农省级部门、21个市州分管市长和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代表,已穿行在崇州、大邑等地农田上,为“谁来种地”寻找答案。

  当日下午,在大邑召开的全省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现场会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发源于崇州、大邑等地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探索经验将在全省推广,一支“种田CEO”大军将主导四川农田的未来。

  “实施乡村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一批能人引领。”省农业厅厅长祝春秀表示,新型职业农民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关键,而农业职业经理人,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领军人才。

  □本报记者 李淼 熊筱伟

  问题倒逼

  田野里“长”出农业职业经理人

  年底将至,杨光忙着跟合作社理事长赵水伏计算收益。

  作为崇州白头镇五星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几年前从黑龙江聘请的“种田CEO”,杨光每年都要向股东们报告经营业绩。2016年,靠发展优质粮油、稻田综合种养和种养循环养猪场,杨光所在的合作社人均纯收入16954元,比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51元。

  在崇州,像杨光这样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如今已有1883人,带动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率达65%。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为纽带的崇州共营制探索在全国已成为一面旗帜。

  这一创新源于问题倒逼。如今已是崇州隆兴镇副镇长的周维松,曾是崇州第一位农业职业经理人,他记得,几年前当地农民外出打工比例一度逾70%,撂荒地让人心痛,剩下的大多生产水平不高。

  周维松看到的问题,在全省农村普遍存在: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个别地方耕地撂荒面积较大,目前,我省50岁以上农业生产经营者占劳动力总数50%以上;全省户均承包耕地面积仅5亩左右,耕地流转率仅34.9%,单家独户小农生产还将长期存在。“谁来种田”“谁来经营”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

  “前几年着力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初步破解‘谁来种田’,但受文化素质、生产理念等制约,农业生产效益、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就是选择一批理念先进、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其经营农业能力。

  成都先行先试,已有9142名农业职业经理人,聘用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6372家、家庭农场1828家、农业企业246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59.9%。

  “但全省其他大部分地方对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必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亟待加强。”省政府参事曹德骏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