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 “煤炭小镇”转行种桑养蚕

2018-01-05 07:35:1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黄大海

●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宜宾市安排约100亿元资金完成长江、岷江、金沙江等三江九河保护区范围内的企业关停和搬迁

□本报记者黄大海

1月4日中午,宜宾市临港开发区。在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根根蓝色的PVC-O管材从制造机器中不停“伸”出。厂区看不到废水、废气排放,“冷却装置是封闭的。”生产工人说。

天亿新材料的母公司天原集团是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化工企业。集团常务副总裁陈洪说:“我们在技术、产品升级中,环保举措也升级。”数据显示,2017年,集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排放量同比下降20%以上;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海丰和锐入围国家首批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是西南地区唯一入围企业。

既要保护长江又要谋求发展,同样的故事也在宜宾市其他地方上演。

2016年,宜宾市委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兴市“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在巩固提升白酒、能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壮大以新材料、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绿色发展成为宜宾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底色。

在筠连县海瀛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内的煤炭企业蓝伯特,如今已成功转型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兴文县原本有“煤炭小镇”之称的周家镇煤炭产业不搞了,“现在大家都种桑养蚕发展旅游业。”村民刘庆峰说。

宜宾市经信委副主任胡明镜介绍,“十二五”期间,宜宾市安排约100亿元资金完成长江、岷江、金沙江等三江九河保护区范围内的企业关停和搬迁,包括绿色环保的技改、创新项目资金投入1225亿元。今年,宜宾还要淘汰10蒸吨以下锅炉79台,对164家砖瓦厂进行整改督查。

转型升级中的另一环,是发展新兴产业。

宜宾市明确发展的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包括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在培育与引进新兴产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截至去年12月20日,宜宾市签约金立、康佳、朵唯、中兴等83家智能终端企业,总投资304.6亿元,全面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总产值1485.8亿元。投资4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项目以及汽车产业园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相较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要小很多。”胡明镜说,以朵唯公司在宜宾的生产工厂为例,手机组装要在全封闭、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工厂本身对环境就有很高的要求。

据胡明镜介绍,新兴产业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过程中要完全按照相关的环保要求,工业园区内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处理设施必须要同步建设,把环保“防火线”设在更前面的位置。“污染严重的企业是过不了我们招商团队这一关的。”临港区分管招商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