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 “造林禁区”变身森林公园

2018-01-05 07:35:1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王代强

  ●生态修复

  2013年至2016年,攀枝花共植树造林近千万株,新建林地24493公顷,建设生态型产业林、景观林1.2万公顷,治理恢复植被面积928公顷

  □本报记者王代强

  1月4日,天气晴好。从成都到攀枝花休闲度假的“候鸟老人”李琳和几位朋友相约,来到攀枝花东区的马坎森林公园悠闲散步,“周围植被特别多,空气好得很,我们隔几天就来这里耍。”

  然而在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因自然条件原因被称为“造林禁区”,马坎片区是其中的典型。

  转变始于造林。2013年8月,总投资约3200万元的马坎片区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我们不求大面积地造,只求造好一块,管护一块,成活一块。”东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徐明庆说,坡度太陡,不好种植,便在山坡上修建苗木种植水平阶、挖掘种植坑;土壤颗粒较粗、肥力差、失水快,便从几十公里外运来种植土,人抬马驮送上去。

  2014年底,马坎片区生态修复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共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040.3亩,其中原生植被抚育管理300亩、人工造林740.3亩,栽植蓝花楹、红花羊蹄甲、刺桐、小叶榕、黑荆树、台湾相思等乔木共计35000余株,栽植黄金香柳、红叶乌桕、黄花决明等灌木、地被植物共计33000余平方米。

  如今走进马坎片区,仿若进入大森林,有10多名管护工人每天在这里锄草、修枝、剪叶、浇水。徐明庆介绍,正在建设的马坎森林公园面积约3000亩,逐渐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马坎片区生态修复,是攀枝花近年来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的攀枝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土壤保持区,金沙江、雅砻江在此交汇,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

  近年来,攀枝花坚持统筹推进植树造林、山水保护等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市自然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助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攀枝花全市共植树造林近千万株,新建林地24493公顷,建设生态型产业林、景观林1.2万公顷,治理恢复植被面积928公顷。2017年,攀枝花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环境改善效果可见。2017年1月至12月20日,攀枝花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9%。生态修复更为发展新兴产业创造了条件,康养产业是其中之一。

  “抬头看蓝天,呼吸新鲜空气,满眼都是绿色。”从重庆来到攀枝花东区阿署达菩提阳光康养庄园的“候鸟老人”熊素瑶为攀枝花的生态环境点赞。

  当前,攀枝花正持续实施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造林、干热河谷生态脆弱生态恢复工程等多个大规模绿化全市重点项目,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