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 年蚕桑产业蓄势“破茧”

2018-04-24 07:09:2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打造全球知名优势产业朝阳照进现实还需补齐短板

  “‘十三五’期间,要把四川蚕桑产业打造成为优质高效、多元发展、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优势产业。”省农业厅产业处处长胡强表示,省农业厅已将蚕桑产业确定为优势产业发展。

  朝阳照进现实,还有很多软肋。业内人士认为,在产业链上,四川主要以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供应为主,为他人作嫁衣,精深加工和品牌上竞争力薄弱。“我们的绸缎不输于江浙,但大部分印染却只能拿到江浙做。”陈祥平说,缺乏像当年阆中丝绸厂等响当当的大型龙头企业牵引。

  “利润的大头都被知名丝绸品牌和终端零售拿走了。”屈燕坦言,虽然依格尔等众多省内企业大力打造自有品牌,但看到成效仍需时日。

  另一方面,养蚕人越来越少。“主要是劳动力投入比较效益反差大造成的。”内江市东兴区蚕桑茧管理局副局长高立平分析,传统模式养蚕大多数地方一年只能养三到四季,每家每季最多养3张蚕种,需要两个以上劳动力,收入最多1.2万多元。而两个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年收入5万元并不难。

  令人欣喜的是,蚕桑业在我省多地正越来越有吸引力。天虹丝绸公司进行了有益探索:农户分散经营,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采购,为增强蚕农的产业黏性,公司与蚕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目前公司近9000亩标准桑园中,除7个自营示范农场外,全部被返包,其中返包2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达300余户,多为返乡创业人员。”曾红表示。

  科技手段也在发力。天虹丝绸公司成功研发空中滑轨式多层可变蚕台、移动蚕盒车、自动上蔟旋转架等多项专利产品,养蚕的生产效率提升10倍以上。

  “近年来‘川货全国行’和‘万企出国门’等活动已推动四川企业不断拓内销、走出去。”陈祥平表示,还要持续打造产品、企业和区域品牌,实现数量型发展向品牌经营转变,只有工业加工真正强起来,才能持续带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首页上一页1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