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近千年 唤醒邛窑燃新火

2018-05-18 07:49:3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唐代褐釉省油灯。

  宋代青瓷瓶。

  晚唐五代邛三彩水盂。

  五代邛三彩盘。

  宋代绿釉香炉。

  龙窑遗址。本文图片由邛崃市文物局提供

  它以﹃省油灯﹄闻名全川色彩鲜艳、釉色明亮的﹃邛三彩﹄声名直追﹃唐三彩﹄——

  5月18日,邛崃南河之滨,被纳入国家级大遗址“十三五”规划的邛窑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这个西南地区最早、最大的青瓷窑场之一,揭开神秘面纱。

  在从南北朝到宋末元初长达800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它创造的“省油灯”闻名全川,“邛三彩”声名更是直追“唐三彩”……不过,在蒙古大军铁骑之下,邛窑就此衰落,几乎被历史遗忘。

  如今,拥有辉煌过往的邛窑,期待以另一种崭新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报记者吴晓铃

  

  农田下暗藏古窑场

  邛窑,邛崃境内十方堂、瓦窑山等7处古瓷窑的总称。邛窑遗址公园,便依托最大的十方堂窑址而建。100多年前,不小心被村民挖出的碎片,让邛窑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里100多年前,还是一片农田,根本不知道下面就是一个巨大的窑场。”站在邛窑遗址公园长达40多米的龙窑遗址前,邛崃市文物局局长何吉民感慨。当宋末元初邛窑的窑火熄灭以后,邛崃当地只见零星的小窑场,生产的器物也是日用的粗陶坛罐,“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些掘地几十厘米就能挖出来的碎陶瓷有啥价值。”

  然而,从清末民初开始,随着邛崃不时挖出精美器物,一批批淘宝人开始前往邛崃。“那时,邛崃和成都还相继出现专门销售邛窑古陶瓷的专肆。”这些先后出土的邛窑瓷,釉色丰富、器形多样。相比精致的宫廷用瓷,别有一番古朴稚拙的气息,渐渐被鉴赏者和爱家视为至宝。“消息不胫而走后,到邛崃取宝之风盛极一时,而邛窑遗址距地表极浅,一锄头下去就可能挖到古瓷。”时任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国人葛维汉在其著述中曾提到:“即使最珍贵的陶器,也被收集在篮子里,称斤论两地出售”。没有人购买的碎片,人们就用来筑墙、修建牛槽、猪圈、厕所等。直到今天,邛崃当地仍可看到用邛窑碎片、匣钵等夯砌的保坎或土墙。

  此外,邛窑还遭四川军阀几度盗掘。何吉民说,早在1935年,某陈姓军人见过碎片后,就在十方堂窑址开始大肆发掘。1936年,原刘湘部下的唐式遵在邛崃驻军时,开始公开命令士兵抢挖古物。

  在如此大规模的盗掘中,邛窑遗址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何吉民说,葛维汉曾前往十方堂窑址调研,后向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打了发掘报告,但未获批准,迫不得已,只能进行抢救性收购,为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留下了一批邛窑精品。

  

  邛窑一醒惊天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考古界开启了对邛窑的正式发掘。中国最长的龙窑遗址、数千件陶瓷残片相继出土,邛窑,一醒惊天下。

  “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邛窑几乎是不被记录的。”几年前主持过邛窑发掘的成都博物馆考古博士黄晓枫介绍,“这既是因为史家很少关注手工业,更在于邛窑只是在四川影响巨大的民窑,并且在元初就中断了烧造。”

  然而随着考古的推进,邛窑不断制造着惊喜。1984年,考古人员在十方堂遗址发掘,一下就发现5个堆积层。“地表的是宋末元初的碎窑具和碎瓷片,第二层开始有碗、壶、罐等瓷器出现,其中有几件出现了北宋的明确纪年。”在第四层,考古人员发现了碗、杯等生活用具、玩具和人俑,具有典型的盛唐风格。再往下,还发现了唐代中期的规整台基。黄晓枫说,经过此次发掘,考古人员得出结论:邛窑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烧造,在宋末元初时开始衰落。究其原因,“极可能是因为宋蒙战争不仅重创四川手工业,同时战后人口凋敝,市场需求锐减,燃烧了800多年的窑炉自此熄灭。”

  在800多年烧造历史中,邛窑究竟曾如何风光?

  黄晓枫说,在1984年的这次考古中,考古人员发现的唐代建筑基址,不仅有规整的铺地砖,还用红砂石条作为建筑合围,这在一般的窑址上非常罕见。“因为民间窑场的建筑往往十分简陋。窑场出现建筑,可能就是因为窑址规模巨大,专设了管理机构,或是祭祀窑神的所在。”

  邛窑的规模,从十方堂遗址就可窥究竟。这里遍布着大大小小13个窑包,高的十多米,低的也有六七米。其中遗址1号窑包完整保留的龙窑,长达42米。专家推测,这座龙窑当年可一次性烧制陶瓷上万件。而在邛崃固驿瓦窑山出土的另一处龙窑长46.2米,是邛窑、甚至也是目前出土的中国最长的龙窑遗址,一次可烧造的陶瓷更可达1.6万件以上。

  千余年前的熊熊窑火中,烧出了供给全川百姓生活之用的各种陶瓷。黄晓枫说,作为本土龙头窑场,邛窑的产品覆盖了整个成都平原,甚至北到广元、南到峡江一带的广大区域。其中,最著名的产品就是省油灯以及其高端产品邛三彩。

  当年诗人陆游旅居四川,曾对省油灯的“节能环保”功能大加赞叹并广为推介:“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黄晓枫说,根据釉色和器形,省油灯在晚唐才开始出现,“把灯做成两层,灯芯浸在上层的油中,下面夹层则注入冷水,用以减少油面温度,从而达到减少灯油燃耗的目的。”几年前,有学者专门进行过测试,发现省油灯比普通油灯省油三分之一。其貌不扬的省油灯,堪称中国最早的节能生活用具,而它极可能是邛窑的“专利产品”,“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在四川遂宁的龙凤窑场发现过这种产品,而它的年代已晚至宋代。”

  对陶瓷爱家而言,邛窑的“高端产品”彩绘瓷和邛三彩,更加引人注目。相比以洛阳为中心生产的唐三彩,邛三彩在借鉴唐三彩技术之余,还大大拓展了其用途。黄晓枫说,唐三彩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随葬用的明器,而邛三彩学习借鉴了唐三彩的技术之后,在晚唐五代以及北宋早期,形成了在明黄釉基础上点染褐、绿双彩的独有特色,大量生产生活用具。正是这些用笔粗放、色彩鲜艳、釉色明亮的彩绘盆、碗、香薰等器具,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古法创新谋求﹃重生﹄

  遗憾的是,色彩缤纷的邛窑彩釉技术,在衰落近千年后并未延续。邛窑省级非遗传承人何平扬,在经过十多年的反复实验以后,复原了古邛窑技术。而刚刚开园的邛窑遗址公园,则将在邛窑古法的基础上,以创新谋求邛窑古陶瓷的“重生”。

  继上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之后,邛窑十方堂五号窑包建筑遗址在1988年就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的大遗址保护中,邛窑也是四川继三星堆、金沙遗址之后的第三个,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尴尬的是,尽管邛窑声名鹊起,但传承却乏人。

  今年65岁的何平扬,邛窑省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的印象中,邛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振兴,“但是直到现在,从事古法烧造邛窑瓷的,还是只有我一个。”

  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大力提倡恢复民间传统工艺,四川定点恢复的民间工艺中,就包括邛窑。然而想复原千年前复杂的高低温釉、釉下彩甚至无铅彩,根本无从着手。牵头恢复邛窑的邛崃画家康兆铭和进入陶瓷厂当美工负责设计的何平扬,只能根据邛窑出土的残片,一边烧造一边比对。邛窑看似古朴粗犷,装饰却又浑厚细腻,要求工匠们不仅要会陶瓷制作,还得兼具书法绘画雕刻等手艺。十多年后,一直在一线搞技术的何平扬,学会了制胚、制模、注浆到装饰绘画、释色以及装烧等全套技术。1982年,何平扬还成为厂长,他主持烧制的邛三彩等工艺品,从邛崃走出了国门。

  “那时候的产品,只能说部分达到了古邛窑的技术。”何平扬直言。1999年,陶瓷厂改制,何平扬提出古法试烧邛窑古瓷的方案因无效益未能通过。不服输的他干脆选择了单干,靠着一次又一次实验,最终复原了古邛窑的各种技术,使盛唐邛窑特色的豆绿釉、豆青釉以及金黄三彩釉等色釉发扬光大。

  从1999年,何平扬试制出包括古代釉彩在内的100多种彩釉配方。从最初临摹邛窑古陶瓷,到近年根据现代生活需求创作的作品,已多达600余种。他的家里摆满了茶具、香薰、花瓶等各种造型、各种技艺的陶瓷,甚至还有窑变的陶瓷器。窑变,一种因为釉料化学成分、烧制温度、施釉工艺而造成的陶瓷表面釉色出现的不确定性变化。著名的钧窑,就因窑变之美,被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何平扬说,如果说以前的邛窑烧出釉里红的窑变还是偶然,“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已经初步琢磨出窑变的规律。”

  不管是何平扬,还是继承他衣钵的儿子何丹,在传承非遗的同时,都看到邛窑唯有创新才能走得更远,“我们在做仿古的收藏品同时,还设计了很多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茶具、花瓶等器物。邛窑洗净铅华的气质,在中高端市场很受欢迎。”

  对于刚刚开园的邛窑遗址公园而言,显然还希望邛窑能走得更远。

  这片占地面积达300多亩的遗址公园内,专门开辟了国际交流及大师工作站。主持工作站的新一代邛窑人、青年陶艺家李清泉透露,工作站为何平扬、韩进富等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成立了工作室。“不仅可以免费使用场地,政府还有30万元补贴,以此鼓励他们根据邛窑的特点创作出新的邛窑精品。”驻留大师之外,工作站还制定了国际艺术家驻留、国际青年陶艺双年展、开设邛窑陶瓷双年论坛以及建立邛窑陶瓷传习基地等4大计划,“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创作把传统融入现代,让古老遗产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与时代同步的作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