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两年半,四川水利在凉山11个深贫县发起总攻 让逾50万人喝上放心水

2018-07-10 07:08:46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冲锋号

  “距离水源地有多远?取水成本是多少?”6月29日,刚到西昌,龚文波赶忙前往昭觉等地的贫困村调研。10天前,这位省电力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有了“兼职”身份:省水利系统综合帮扶工作队的领队。

  今后两年半的时间,龚文波和48名队员的重点任务,是在大小凉山深处不断扩大有效灌面和农村自来水的覆盖面。而这,也是公认的凉山州水利扶贫“硬骨头”。

  那么,凉山州脱贫攻坚总攻号角吹响之际,如何啃下水利扶贫两块“硬骨头”?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省水利厅和凉山州相关负责人。

  □本报记者王成栋

  A

  找痛点

  51.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亟待解决,11个贫困县有效灌面仅四成

  修建更多的灌溉工程、农村自来水厂和配套管网,两大任务直接影响了帮扶工作队的人员构成。

  龚文波说,他所带领的队伍中,农村自来水建管技术人员和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占比达到三分之二。“一来,凉山的技术力量薄弱。二来,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在凉山州修建水利工程的技术难度极大。”龚文波说,今后两年半,这些技术员将在11个贫困县的涉水工程建设中承担技术骨干角色。

  那么,凉山水利扶贫的两块“硬骨头”,是如何确定的?

  凉山州水务局水利科科长杨勇提供了一组数据:统计显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共计安排凉山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6.71亿元,累计让77万多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喝上放心水。至今年初,凉山州11个贫困县有效灌面达99万亩左右。

  “但是,未完成的任务更重。”杨勇介绍,截至今年初,凉山州境内尚有5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纳入农村安全饮水供水范围。同期,11个深度贫困县的耕地面积已达232万亩。换言之,11个深度贫困县尚有近六成耕地为“望天田”(靠天吃饭的田)。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很难彻底脱贫。”谈到今后综合帮扶的方向,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对凉山州而言,促农增收最有效的手段是发展特色农林产业。而光照强导致的蒸发量大、高海拔落差导致的取水难度大和成本高,让凉山的特色农林产业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支持。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