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四川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18-07-20 07:04:0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何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7月19日召开的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针对发布会主题“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样提问。

  对此,新闻发布会主发布人、省政府副秘书长代永波这样解释:“现代”,即交通运输通道的速度要快、等级要高、管理要现代化;“综合”,指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齐齐发力、无缝衔接,实现客货运的方便快捷、经济实惠。

  实现这一目标,我省还有哪些差距?又将如何打造?□本报记者王眉灵

  一问

  为什么?

  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差距明显。代永波将其归纳为四个“不”:进出川大通道还不完善、运输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给质量不高。

  高铁建设是突出“短板”。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四川铁路营业总里程为4832公里,但高铁仅占750公里,人均不到1厘米;目前只有一条300公里时速的出川通道,与全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通达性不高。这都与全国迈入“高铁时代”的大势、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再看运输供给质量。四川物流费用相对较高,运输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这和运输结构不够合理有关:货运总量中,公路运输占86%,低碳经济的铁路、水路运输占比不到15%。

  代永波也同时强调,以上差距对标的是“国内外先进水平和立体全面开放要求”。四川地处西南内陆,过去多年来努力破除交通瓶颈,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实现从“蜀道难”到“蜀道通”的转变。

  二问

  造什么?

  发布会透露,我省将统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发展,“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构建“四向八廊五枢纽”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具体而言,“八廊”为东向建设长江北走廊、长江南走廊,南向建设川黔粤桂走廊、川滇走廊,北向建设川陕京走廊、川陕蒙走廊,西向建设川甘青新走廊、川藏走廊,空中即加快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五枢纽”则是围绕“一干多支”发展格局,重点强化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能力,培育打造泸州-宜宾、攀枝花、达州、广元等出入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

  实现“现代”,交通运输通道的速度要更快、等级要更高。铁路发展提速度,重点建设成都经南充到达州、成都经自贡到宜宾两条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全力打通高铁进出川大通道;货运通道要畅通,将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和实施既有线路扩能改造,把部分较低等级客货运线置换为高等级货运通道,并重点开辟至广西北部湾、云南昆明等南向货运新通道;民用航空填补空白、加密线路,公路建设完善网络、提升等级,水运提高运输能力。

  实现“综合”,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将更为凸显。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说,将统筹铁路、航空、公路、水路规划,统筹干线和支线建设,统筹客运和货运发展,大力发展空铁、铁水等多式联运,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实现综合运输服务的一体化智能化。

  三问

  如何造?

  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四川重点突出,紧紧围绕我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突出南向、提升东向开放战略重点。

  抓住高铁建设这一短板,我省着力冲破阻滞四川“四向拓展”的“动脉血栓”,奠定“全域开放”全新格局。梁武湖介绍,之所以重点建设成南达、成自宜两条350公里时速高铁,在于它们建成后,将实现6至8小时可直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全国经济中心以及北部湾经济区,3至4小时可直达西安、郑州、武汉、贵阳、昆明等中西部经济中心城市,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目前只有一条300公里时速出川通道的局面。

  另一方面,这也与我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相一致。届时,省内可形成宜宾、达州两个新的交通枢纽,使成都与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实现1小时左右交通连接,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形成有力支撑。

  多“网”融合强力凸显。发布会上,“多式联运”成为高频词:铁+水、铁+空、公+水融合发展,相关部门思路明确,到2020年,全省将实现所有快速铁路站、民航机场均建有与之衔接的道路客运枢纽,实现公铁、公航“零距离换乘”。

  发布会同时透露,四川正在研究出台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重大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