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记者继续向发言人提问。杨树摄(视觉四川)
7月30日,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认真作记录。杨树摄(视觉四川)
我省提出,现阶段要把南向和东向开放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7月30日,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提升东向”被反复提及。数据显示,东向在我省外贸中占比最大,也是与我省长期合作且基础最好的区域。
为什么“提升东向”?又将如何提升?发布会给出答案。
□本报记者唐泽文
如何理解“提升东向”?
“提升东向,就是要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成渝经济区建设,更好对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环太平洋国家先进生产力。”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河给出解释。
他从国内、国际两个视角来阐释:东部沿海是我国先进生产力最集中的地区,是我省最大的内资来源地;粤港澳大湾区将是全球生产要素最集中、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香港是我省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从全球视野来看,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也在东向。
向东对接先进生产力,我省基础如何?
从国内看,成渝经济区建设不断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长江经济带建设持续推进,我省同沿长江省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全面提升。
从国外看,自2014年以来,我省相继加入对密歇根州、得克萨斯州、华盛顿州等3个中美省州贸易投资合作工作机制,省商务厅与华盛顿州、密歇根州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省外事侨务办副主任张业初介绍,目前,日本共在川投资设立426家企业,实际到位外资金额14.1亿美元。2017年,四川与日本进出口总额为50.07亿美元,同比增长50.08%。此外,中韩创新创业园项目有序推进,我省引入了华韩孵化器、SKFI中韩项目孵化器两家中韩众创空间,并与韩国投资伙伴株式会社共同设立3.6亿元规模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
“提升东向”怎样提升?
如何“提升东向”?需要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等方面全面提升。
发布会透露,下一步,“提升东向”的重点是依托长江经济带,对接先进生产力,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美日韩等产业转移,扩大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合作,加强与长江沿江省市协同联动、错位发展。
“提升东向,将以开放带动我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说。
具体而言,即与先进地区合作,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万亿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长期以来,我省对外开放以东向为主,通过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连接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
黄河认为,现在的合作,需要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进一步加强研发实力,增强四川造的品牌效应,“我们需要逐步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而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意味着将通过技术研发和品牌打造,进一步提升“四川造”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