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行记|三港整合 广西的决心与痛点

2018-08-09 06:21:1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8月8日,晚霞映照下的南宁东盟商务区。

  新希望集团的大商汇国际建材城已经成为南宁市区重要的建材交易市场。

  行走纪实

  团队

  北部湾经济区采访组

  时间

  8月7日、8日

  路线

  成都-南宁

  南宁正值汛期,左江右江在城西集结成浩荡邕江,将城市劈成南北两半,铁锈色的江面上,不时有一队队满载的货船拉着汽笛经过,阵仗很威风。

  在气势磅礴的邕江面前,城里的另外几条小河气场就小太多,就像是一条细细的蓝色丝线。和它的纤细相比,右岸边32层高的北部湾港务集团大楼显得非常高大威猛。

  8月8日,川报全媒体集群“新南行记”北部湾经济区采访组来到这里。

  看成果

  三个港口分工明确,形成特色,在统一调度下协作

  “欢迎欢迎!”大楼的8楼是北部湾港务集团生产调度中心,上午11点,当我们到达时,调度中心负责生产计划的主管杨远明正等候在大门口。

  推开大门,看到正对大门的四块巨大电子显示屏,最右边的一块是宏观区位图,整个北部湾经济区一目了然,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三个港口自西向东依次排开,成三足鼎立之势。蓝色的海面上,还密密麻麻分布着一些不同颜色的三角形。

  “黄色代表通讯正常的船舶,绿色代表信号有延迟,紫色则代表一些定制的船舶。”杨远明一边解释,一边粗略地数了数,有上千只之多,“证明我们港口是非常繁忙的状态。”

  杨远明带着我们继续看左边的屏幕,上面有一个大大的坐标图,横轴是港口的泊位,纵轴是时间,每一个泊位上的船只装载到什么程度,这里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一旦某个港口或泊位出现拥堵,我们就会立即通过这个系统,对后续船舶进行疏导分流,指示其到达相邻的港口或泊位。”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怒也赶过来,随便点开一艘船的编号,就能够看到其作业情况。

  最后一张屏幕,点开一个对话框,一艘菲律宾过来的货船正在防城港卸镍矿石,红色的矿石和现场码头工人的服装都看得清清楚楚。

  “依靠信息化管理系统,我们的生产指令可以下达到每一个泊位,每一台吊车。”莫怒说,有了统一指挥,三个港口即便再繁忙,也不会乱。

  三个港口定位明确:钦州港以集装箱为主,防城港以散货为主,北海港以邮轮为主,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有条不紊。

  莫怒拿出一组数据:三个港口吞吐量由2007年的4049.43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1.6亿吨,年均增长14.84%,集装箱由27.4万标箱增长到241.30万标箱(含贵港),年均增长24.30%。

  莫怒说,未整合前,三个港口各自为政,没有分工,同质竞争,为抢货压低价格,服务水平日趋低下。

  看差距

  要赶上上海、广州,港口经济需要产业基础支撑,需延伸通道扩大辐射范围

  从调度中心出来,上大楼顶层,港务集团董事长周小溪的办公室就在这里。说起三港整合的关键,他嘴里缓缓吐出“决心”两个字。

  在他看来,港口整合是难题,因为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大家都各有一盘棋。北海港是上市企业,控股方是天津的一家民营企业,整合的难度就更大了。整合后一段时间,新成立的港务集团成了三大港唯一主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分工协作依然很少,“这只能叫组合,不能叫融合。关键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神经中枢。”

  2014年,集团启动了信息一体化建设工程,在集团总部建立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生产调度系统,指挥协调三个港口的生产运营,做到分工协作,统一行动。

  莫怒刚刚从北京回来。此次北京之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拜访全球各大贸易商驻中国总部,希望他们选择川桂大通道,从钦州港或防城港进出,然后经贵州抵达四川。

  北部湾港急于发展壮大——尽管整合后货物吞吐量增长很快,但是和上海、广州等港口相比,差距仍大。

  “症结在哪里?”周小溪自问自答,“还是自己的产业规模不大。”他认为,没有强大的产业基础,港口很难发展起来。“只能延伸通道,扩大辐射范围!”周小溪描绘了延伸的前景:对内,建立物流大通道,把广西的港口和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内陆腹地联系在一起;对外,多开航线,与新加坡、东南亚甚至整个世界的大市场全部联系在一起。

  广西要北上扩大经济腹地,四川要突出南向通江达海。周小溪认为,通道有了,但是要改变传统的贸易路线,还需要时间。出川货物目前更多还是通过长江运抵上海。其次,南向通道是多式联运,涉及公路、铁路、水路,各个环节需沟通协调,否则,两端的“最后一公里”可能会吃掉运输成本优势。

  最关键一点,是铁路运输价格要有稳定的预期。“这一点,政府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周小溪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