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记高端访谈:扩大南向开放 四川需借势借力

2018-08-15 14:59: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突出南向”的对外开放战略重点。方向已经明确,四川应该通过哪些战术措施来扩大南向开放,实现战略意图?带着相关问题,我们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

嘉宾

陈广汉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

邓大鸣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周明华 邓 也

突出南向要借势

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大势,发挥四川比较优势,科学制定差异化投资贸易策略,加快构建双向对外开放新格局

主持人:

突出南向是四川对外开放“既考虑全面又突出重点”的结果。这一“侧重”,必将对于四川和四川的“南延线”产生重要的影响。

陈广汉:

的确如此,突出南向,是四川准确把握国家对外开放趋势作出的战略判断,也是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需要作出的战术选择。

回答怎么突出南向,首先要看看南向怎么样。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国家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良好,市场潜力巨大。从历史上看,这些国家与我国存在比较密切的文化和经济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这些国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形成了厚实的经贸合作基础,并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合作框架和合作机制。这些为四川拓展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构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对外开放的格局奠定了物质和体制的基础。事实上,近年来,四川省与南向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南向国家(地区)正在成为四川发展国际经贸关系的重要伙伴。但整体来看,无论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双向投资,都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潜力”更有想象空间。

邓大鸣: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在于支持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融合,形成新的长期增长的动力。四川突出南向的战略选择契合发展大势。突出南向,我们需要大胆规划,谨慎推进,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贸易规模,应该坚持相对优势的理论,针对南亚、东盟国家在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密切关注与我省既存在替代效应又存在互补效应的特点,科学制定差异化投资合作政策,制定准确的发展对外贸易的目标和战略,分别与之展开投资和贸易。对这些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者,应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对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者,则应加大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国家,则应该继续保持或加大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投资力度,减少盲目投资。

主持人:

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四川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特点鲜明,与南向的省份、国家、经济体相比,比较优势还是明显的。

邓大鸣:

经过连续多年的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四川已经培育出大量外贸经济新的增长点,优势和特色明显。比如,机电和高新产品契合了欧美和南亚、东南亚外贸市场的需求;承接了大量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和订单的转移,较好较深地融入了全球产业链;服务贸易逐渐向好,特别是附加值较高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比重上涨较快,核心文化产品出口也出现好的态势;高铁和互联网电子科技在南亚、东南亚乃至在欧洲已经拓开了市场,树立了良好声誉;省内高科技基础较为雄厚,以技术咨询和服务为主的技术转让在对外经济贸易中有所提升。但也应看到,四川也存在对外经贸的融资、生产、销售过度集中,国际贸易新壁垒的阻隔、对外贸易企业结构不合理等短板,亟待我们在推进南向开放的过程中一一破解。

陈广汉:

突出南向,必须牢牢把握国家大势和自身优势的交集。怎么把握?我有几点建议:一要抓项目。四川要搭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顺风车,主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和东南亚实施的重大项目,开展对外投资、项目承包和对外经贸合作,推进资本、技术和人才走出去。二要抓体制机制。要充分发挥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自贸试验区的作用,实现与南向国家(地区)经贸体制机制的对接,打造双向开放的平台,帮助四川特色产品精准对接这些国家消费市场需求,同时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三要抓交通。要构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加快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开通更多南亚和东南亚的国际航线,打造“西部第一、全国第四”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构建南向发展的国际航空大通道,要抓住国家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推进与广西和云南等省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合作和建设,打通陆上的出海和出境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突出南向要借力

精准对接三大经济区,主动融入国家合作机制,用活用好支持政策和平台,加快打造南向互利共赢共同体

主持人:

突出南向,应该从何处着手?这是当前四川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

陈广汉:

找到切入点至关重要。加速对接、深度融入南向几大经济区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当前四川需要重点借力和对接合作的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包含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的九个城市,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国家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是建设国际一流经济区和世界级城市圈,对内辐射泛珠三角区地区,对外面向亚太和东南亚地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与四川突出南向的战略判断完全契合。四川可以进一步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利用香港和澳门的国际化商业网络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优势,拓展南向国家市场,吸引国际投资。

而与粤港澳大湾区相邻的北部湾经济区,从地理上看是四川南向拓展最近的出海口。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国家会在这里定期举办多层次的经贸合作论坛和商务活动。只要四川利用好北部湾经济区这个平台,不断深化与广西的合作,就一定能从这条南向大通道中获得巨大收获。

邓大鸣:

在开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的合作过程中,我们要继续秉持飞地经济的理论和借道贸易的理念,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资源和优惠的政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供出口,打造互利共赢共同体。此方面还应该继续落实我省海关系统提出的十八条减负措施以及西南六省推行的“关检直通放行”模式,对实施“绿色通道”的企业出口货物免口岸查验,加快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为了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阻扰,西南六省可以采取经常性的协作方式,共同评估贸易壁垒对西南地区外贸发展的影响,提高企业应对贸易风险的能力。

此外,四川还应加强与东盟经济区的合作,在东盟的合作框架下,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打开新兴巨大市场。当前,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经历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对外投资的主体从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变,中国正从适应国际规则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转变。四川在与东盟经济区的合作中,也要把握“四个转变”。

主持人:

除了对接三大经济区,是否还有其它的“力”可以借?

邓大鸣:

四川还需要进一步向国家合作机制借力。就是要主动融入国家中新合作机制,中国-东盟框架合作、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等。

四川是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战略的纽带与核心腹地,是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开展经济合作的战略基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沿线各国共赢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也让四川从西部盆地到发展高地、从内陆省份到开放前沿的转型步伐全面提速,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四川应进一步将所处战略地位的优势,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通过参与各类国家合作机制,可快速拉近四川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距离,精准激活可互补的特色优势资源,在各方高效互动中,实现“优势”到“动力”的转化。

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开放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让中外商界大佬对中国西部产业基础、市场空间、投资发展环境更加青睐,取得了重要的投资促进成果。突出南向的战略思想,在搭建开放平台、举办开放活动中也应该得到贯彻。要根据突出南向的要求,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双向投资推介活动,进一步强化针对南向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陈广汉:

借力还包括借政策的力。一方面要充分用好国家层面各类支持政策,研究好使用好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资源,另一方面四川自身也要研究出台支持企业南向拓展的支持政策,特别是要在大力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同时,积极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条件,鼓励它们南向拓展。另外,还要大力开展对外经贸法律、政策的宣传,提供各类信息,帮助企业规避南向投资贸易的风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