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最早提出者之一、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四川和深圳可互为腹地

2018-08-16 05:54:3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街头公益广告,能看到深圳对外来者的善意。

  我们事前联系“粤港澳大湾区”最早提出者之一、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接受专访,他痛快地答应了。8月12日抵达深圳后却得知谭刚有恙在身,不便会面,采访就通过电话进行。他想传递一个信息:四川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之一深圳,完全可以互为腹地,形成产业良性互动。

  四川和深圳可互为腹地

  提升双方产业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深圳对四川存在“虹吸效应”——四川优秀科研团队和创业者,往往希望到深圳去转化成果、进行创业。

  谭刚:表面看来,四川吃亏。这些团队为什么会选择深圳?无非是因为深圳所具备的优势,比如产业链的完善程度、风投资本的热度、营商环境、区位优势、政策环境等等,这些因素是四川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换个角度,四川便能看到机遇。目前深圳在进行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包括高端制造业研发设计环节等将部分从深圳溢出。在深圳落户的四川创新创业团队,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成本等原因,也会考虑将生产制造甚至研发环节放到其他城市去。四川有能持续不断提供高质量人才的大量高校院所,有相对较低的用工成本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完全可成为承接深圳产业溢出的最有力竞争者。

  四川和深圳是可以互为腹地的,四川优质团队到深圳发展,成熟的企业又将其研发制造等环节回流四川,双方产业都能从中得到提升。在这个“走出去再回流”的过程中,四川所参与的环节,不能仅停留在加工制造上,更要体现在研发上。川大、电子科大等优势科研资源,要运用起来,利用他们的吸引力,让企业研发机构落地四川,从而提升自身的产业形态。

  从长远来看,四川还可借鉴沿海地区的经验,在硬件设施、政务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强自己的吸附能力。

  欲借力大湾区

  川粤合作领域应拓宽范围

  记者:四川和深圳在主导产业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产业层级上有一定差距。有观点认为,四川正在走深圳走过的路,对此您怎么看?

  谭刚:不完全是这样。深圳的产业发展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阶段、金融房产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阶段、高新技术异军突起阶段、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阶段。四川可能在某些地方,某些产业还处于深圳此前的状态,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体。比如成都在软件领域,可以说和深圳齐头并进,甚至有些地方超越深圳。

  四川在产业体系构建上专门提到了数字经济。西部省份中,贵州的经验值得借鉴,目前不少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把数据后台等服务放到了贵州。在这种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新兴产业上,四川应该突出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资源的入驻。成都就可以多和大湾区企业对接,把科研、人才等强项凸显出来,吸引大湾区企业研发基地落地成都。

  记者:四川要借力“粤港澳大湾区”,还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谭刚:可以优先从不太涉及物理距离的方面入手。比如机制上的合作,大湾区在自身建设上,重点需要突出机制合作、品牌合作等领域,四川就可以从机制合作中的贸易便利化进行突破。四川自贸试验区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将合作领域扩大到大湾区。四川自贸区和广东自贸区签署了合作协议,在行政审批、信息互通、产业对接等方面进行合作。在此背景下,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都将因此获得合作空间。下一步,应该将合作领域拓展到更大范围。

  物理空间距离远,通道建设就必须考虑。四川到大湾区多式联运要进一步优化,同时创新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航运服务体系,提升物流效率。四川的高铁建设也需要进一步提速。双方也可以共同搞产业发展、项目引进、技术研发等相关课题,互派干部挂职锻炼进行人才培养。本版撰稿本报记者熊筱伟唐泽文本版摄影川报全媒体集群记者杨昕本报制图朱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