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泉 那些因盐而生的传奇

2018-08-17 06:39:5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富有历史气息的封火墙。

  古镇上的悠闲时光。

  保存完好的老建筑。

  盐神庙中的戏楼。

  古镇上鳞次栉比的老建筑。

  □本报记者余如波文/图

  资中、仁寿、威远三县交界处,坐落着一座因盐而生的古镇。古镇长五里,形如山涧“游龙”,被称为“川中第一龙镇”。一条名为珠溪河的小河穿流而过,河对面有一座营盘山,相传诸葛亮曾在此安营扎寨。

  这座“一脚踏三县”的古镇,便是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2008年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历史上重要的井盐产地,罗泉保存着国内现存唯一一座“盐神庙”,以及在盐业基础上形成的街道和建筑群。在此举行的罗泉会议,同样是中国近代史上无法绕过的重大事件。

  8月6日,记者从成都出发,驱车近3小时抵达罗泉,打捞这座古镇流传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魅力。

  一座古庙 诉说罗泉盐业辉煌历史

  罗泉古镇因盐而兴,鼎盛时期曾有盐井1200余口。随着盐业经济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想要寻访此地关于盐的点滴记忆,或许只能去往全国唯一一座“盐神庙”。

  珠溪河流经罗泉,将古镇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绝大部分街道、建筑都位于西岸。不过8月6日上午,罗泉镇文化站站长肖映贵却带着记者径直来到位于东岸的“盐神庙”。

  据盐业史料记载,“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由此可见,罗泉盐业生产的历史非常悠久。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展,到明洪武年间,罗泉镇已初具规模,所产之盐行销四川省内外。晚清鼎盛时期,罗泉有盐井1200余口,沿岸“井灶相连,长十里”。二十世纪以来,由于传统生产方式工艺落后、成本过高,罗泉盐业日渐式微,直至上世纪80年代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盐神庙,因而成了追忆罗泉盐业史的重要遗迹。整座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灵动美观。伴随着阵阵“吱呀”声响,盐神庙的大门缓缓开启,气势恢宏的正殿呈现在记者眼前。正殿屋顶主脊长42米,4条10米长的巨龙缠绕上方。居中两条昂首伸须,双眼圆睁,张口如盆;居后两条龙头分别伸向南北方,并与另外两条龙相互缠绕,紧紧地交织在一起。4条巨龙围绕着主脊中间的琉璃陶瓷宝葫芦,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龙嬉戏“抢宝”图。正殿两侧及对面还分别建有厢房和戏楼。

  古代盐商希望生产、商贸顺利,多喜欢祭拜关羽和李冰,罗泉盐神庙供奉的却是古代思想家管仲。原来春秋时期,管仲被齐桓公任命为卿,他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制定《正盐荚》,创设了计口授盐法、专卖制和禁私法,使齐国逐步繁荣壮大。此后两千余年,历代统治者利用管仲之术,由政府专控食盐产销,实行盐业专卖制度。

  2013年,罗泉盐神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盐神庙作为社会发展和盐业兴衰的产物,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社会、经济、井盐技术、艺术、文化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肖映贵说。

  一片老街 见证“川中第一龙镇”传奇

  在罗泉,处处都能找到“龙”的踪迹:古镇走势如龙,桥头雕刻有龙,春节还有龙灯会。它们无不以各自的方式,记录着这座古镇曾经的繁华。

  走出盐神庙,跨过一座名为“子来桥”的石拱桥,便来到珠溪河西岸。肖映贵介绍,“子来桥”原先只是一座简易的“踏水桥”,后因来往商贾甚多,骡马、商人、脚夫都只能踏水而过,于是清嘉庆年间官府召集盐商、灶工出钱、出力修筑此桥。

  “子来桥”两侧的4个角上,如今还保存着4个威猛的龙头石雕,它们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这也正是罗泉百姓喜爱龙的一个缩影。肖映贵介绍,罗泉古镇长5里,所以又称“五里长街”,古镇形如山涧“游龙”,历史上称其为“川中第一龙镇”。有趣的是,无论龙头、龙颈、龙身、龙尾还是龙爪,都能在古镇里找到对应的地标或建筑:龙头由河东街、盐神庙、城隍庙等组成;龙颈由老街子街组成,是古建筑核心区;龙身由顺成街、中顺街、广福街组成……

  每年春节期间,罗泉还要举行热闹的龙灯会。“每年都盼着。”常年在外地打工的赵德清说,“龙灯会来了,我们罗泉的年味才够足。”罗泉龙灯由纸、竹、木等材料扎成,龙头大如斗筐,口含“龙珠”一粒。农历正月初八为“出龙”之日,上午艺人手持彩色龙灯游街,夜间龙灯从罗泉上街游出,龙灯每到一户人家门前,居民均要燃放鞭炮、礼花或打铁水花以示迎接。

  罗泉逢公历单数日赶集,记者来访这天逢双,街上因而并无太多行人,时有一两户居民打开木质门板通风纳凉,家中的小狗、小猫便趴在地上小憩。抬头则时常能够看见精美的山墙从建筑两侧冒出,连续的弧形似乎充满节奏和韵律,蓬勃生长的野草又昭示着岁月的沧桑。

  几十年甚至百年前,这些如今安宁静谧的街巷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盐商、马队等汇聚于此。由于珠溪河水量小,罗泉盐业贸易通常依靠骡、马等畜力,连接古镇与外界的陆路通道尤为重要。镇上有一条长度仅60米的嘉兴巷,青石板铺成的阶梯从两栋建筑中穿过,上面满布杂草和青苔,正是早年罗泉与周边地区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

  一场会议 点燃四川保路运动烽火

  尽管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罗泉却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过浓重的一笔。1911年8月在此举行的罗泉会议,为四川保路运动乃至辛亥革命的整体走势,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珠溪河西岸的古镇街巷,大致呈现出L形的整体布局,其拐角处有一座1808年由英国人修建的基督教堂,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如果不经提醒,路过的游人或许很难想象,这里究竟有过怎样的历史风云。

  众所周知,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而在这座教堂里举行的罗泉会议,则为保路运动打下了基础。1911年,同盟会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委派吴玉章、龙鸣剑联络四川袍哥力量,希望用武装起义的方式夺取政权。加之此时清廷将川汉铁路卖给外国人,引起参与集资修建的四川群众不满,其中便有一些罗泉盐商。

  1911年8月4日,全川各地袍哥首领赶来罗泉,于当天深夜举行“攒堂大会”。罗泉会议决定“保路同志会”一律更名为“保路同志军”,将“文明争路”转为武装斗争,同时还商定了武器、粮饷、情报等来源。没过多久,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枪杀保路请愿群众数十人,酿成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通过罗泉会议聚集起来的“袍哥兄弟”闻风而动,从各地赶来攻打成都未果后又转战各州县,吴玉章、龙鸣剑的家乡荣县成为辛亥革命中四川最早独立的县。

  如此重要的一个会议,为何选在交通并不便利的罗泉举行?除了一些罗泉盐商参股川汉铁路之外,肖映贵认为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罗泉地处资中、仁寿、威远三县交界处,山多林密方便隐蔽,即使官兵镇压也易于撤退;此外当时罗泉非常繁华,有场镇人口6万多人,来开会的人可以经商来掩护自己的身份。

  当时,罗泉还有大批“盘破门”弟子承担会议保卫工作。作为中国武术的地方流派之一,“盘破门”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其创始人刘灨便生于罗泉。晚清民国时期,“盘破门”弟子活跃于成渝等地的擂台比赛。

  如今,作为省级非遗,“盘破门”武术的影响力早已走出罗泉。2013年,资中县便开启了“盘破门武术进校园”活动,还将其纳入资中县中小学体育课和课间操,让学生们了解传统武术的魅力并将其传承下去。

  一块豆腐 演绎原生态的乡愁记忆

  古镇多以特色饮食见长,罗泉的标志则是品种繁多的豆腐。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被罗泉人演绎出“十八般花样”,更成为人们心目中乡愁的代名词。

  如今的罗泉,仍然保持着较为“原生态”的格局,几十上百年历史的老茶馆里,不少老年人喝茶、闲聊、打牌打发时间。偶有机动车驶过,也多是本地居民进出。

  如果仔细观察街边的店招,“罗泉豆腐”绝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得益于盐业发展和盛产优质黄豆,罗泉人很早便开始在豆腐上做文章,黄豆和天然泉水经过石磨、卤水转化,产生的豆腐因其细、白、嫩、绵深受食客青睐,加以辅料可烹饪调出麻、辣、烫、香的豆腐佳肴。

  说到四川的豆腐,北有广元剑门,南有乐山西坝,罗泉的豆腐又有哪些独到之处?记者走进一家店铺一探究竟。店主聂秀英用木片在长条形的白豆腐上划出一道口,熟练地将肉馅填入其中,做成罗泉独有的“豆腐包子”。据她介绍,“豆腐包子”可以按照麻婆豆腐的做法直接下锅烧制,也可以预先在油锅中炸至金黄,再做进一步烹调。除了“豆腐包子”,她还能做其他一些豆腐制品,比如豆腐干、豆腐乳等。

  扶志刚、田碧辉夫妇烹制豆腐的手艺,吸引了不少外地老饕光顾,生意好的时候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0点。熊掌豆腐、麻婆豆腐、烂肉豆腐、锅边豆腐、口袋豆腐、家常豆腐、六面黄豆腐……几十个品种的豆腐菜肴令人垂涎欲滴。春节期间,在外工作的儿子还得回家帮忙,摆盘、收桌、扫地、拖地……下午两三点才顾得上吃午饭。

  “在罗泉,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逢年过节、人生大事都离不开豆腐。”肖映贵说,对于罗泉而言,豆腐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百姓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正是普普通通的豆腐,构成了罗泉独特的乡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