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璀璨!国内最大规模金器展亮相蓉城 国宝级藏品亮相

2018-09-21 08:39:4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覃贻花记者:余如波

南宋魑首金杯金盘。   (贵州省博物馆)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   (法门寺博物馆)

打捞中华文化的“黄金岁月”

国内最大规模金器展亮相蓉城

□本报记者余如波

“把这么多珍贵的金器汇聚在成都,让过去只能在书上看到的珍品直观、近距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是一次难得的文物盛宴。”9月20日晚,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黄金专题展《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亮相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览学术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很兴奋。

此次展览共展出全国40家文博单位的350件(套)先秦至元代出土金器精品,其中不乏各文博单位的多件镇馆之宝。展览整体内容设计以时代为序,根据不同阶段金器发展的总体特征划分为五个单元,以及特别单元“黄金面具”。种类繁复、富丽华美的金器,彰显着不同地域、时代人们的审美水平、生活情趣与观念信仰。

传统金器制作工艺的全景呈现

金耳环、金饰片、绞丝金环……走进“金色记忆”展厅,来自新疆、甘肃、河南等地文博机构的一批小型金器,便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夏商西周时期,中国金器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本次展览策展人、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黄玉洁介绍,这一时期黄金制品器型较小,纹饰简单,多用于其他器物或人体的装饰。

在黄金这种稀有的贵金属上,古往今来的匠人们穷尽技巧和精力:锤揲、铸造、錾刻、焊珠、鎏金……这些传统金器制作方式很快发展起来,而它们均可在本次展览的展品中得以呈现。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八龙纹嵌宝石金带扣,外观与如今的皮带扣十分相似,但却采用了造模、锤揲、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展品上有1条大龙和7条小龙在急流中翻腾跳跃,龙身多处镶嵌绿松石,花纹和水波纹用纤细如发的金丝描绘,中间还焊接有小金珠,可谓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2000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山靖王墓文物》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第二枚邮票上的“鎏金银蟠龙纹铜壶”也出现在展览中。这件西汉时期的盛酒器高59.5厘米,主体纹饰是腹部的鎏金蟠龙纹,四条粗大的独首双身蟠龙上下翻腾,左右环绕。此壶原为楚元王刘交之物,其后人参加“七国之乱”败亡,朝廷没收此壶,转赐中山靖王刘胜。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