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委书记马波:建设内江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8-10-17 09:14:16来源:四川在线-川报观察编辑:邓强

内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内江市委书记马波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内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促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转化,引领经济质量提升、破解发展矛盾和瓶颈的内在需要。

一、内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分析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理论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这一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晶,是指导和推进我国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统揽各项工作,自觉把这一强大思想和理论武器运用到指导内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中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契合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我国未来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高度契合、内在一致、相互呼应,也是“两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穿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聚焦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握住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内江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目标导向,破解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增长不够快,城乡发展、产业结构等不平衡,市场主体发展、有效供给不充分等问题制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奠基石和突破口。

二、内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探索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实施3000名干部到农村、1000名干部到1000户工业企业、1000名干部到1000户服务业企业“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机械汽配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

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实党建引领、科学规划等“十二件事”,推动具有内江特点的乡村振兴发展,助推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隆昌市、资中县银山镇、东兴区田家镇纳入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内江黑猪”“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特种水产”四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着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等中央、省委布局内江的22项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内江被纳入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调研基地之一。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加快建设。在内江开通“蓉欧+”东盟国际班列,论证依托成渝铁路、内昆铁路等建设南向大通道,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着力形成“一点三线”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千名第一书记”选派计划,有序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工作,推进22个扶贫专项,在全省脱贫攻坚“1+3”考核中,综合评价在片区外市中名列前茅。以推进全国首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为契机,抓实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8年7月空气质量状况中,内江列第12名。出台9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依法妥善解决一批突出涉稳问题,守牢“三条底线”。

三、内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选择

加快构建具有内江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四新一大”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到2020年,建成成渝经济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新装备产业,到202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机械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研发及出口基地,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四川汽车后市场服务示范区。大力发展新医药产业,到2020年,培育覆盖中药、中成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新医药衍生品等行业的全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到2020年,建成全省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城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到2020年,建成全省重要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重点发展川南电商中心、传化内江电商产业园等八大电商集聚区,培育壮大川粮网、环球搜管网等一批行业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内江现代综合物流港和县域物流园,构建全域现代物流网络。打造成渝城市群文化旅游试验区。实施旅游发展“三五八”方案,加快精品景区建设,做精做优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乡村之旅等特色品牌,打造“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

加快建设改革先行市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三权分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新格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投融资、财税、金融等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实施甜城英才引进工程、人才发展“三百计划”,推进返乡人才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打造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人才高地。

加快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和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开放新高地。突出南向开放。建设“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加快融入“蓉桂新”“渝新欧”陆海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川南一体化发展。与宜宾、泸州、自贡在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方面的对接合作;推进川南城际铁路、隆昌至叙永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川南经济区“半小时”经济圈;推动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建设;促进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全方位合作、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开放大通道。实施“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三年推进行动,推进成自宜高铁、绵遂内铁路和成宜高速公路、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改造成渝高速公路,形成“10+10”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打造开放平台。加快内江海关、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落实投资促进“1+N”政策,办好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等活动,抓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

加快推动具有内江特点的乡村振兴发展。抓好乡村振兴“十二件事”。以实施“12345”现代农业提升行动、“351”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大学生进农村”计划等为重要路径,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家庭建设、人才建设、深化改革、公共服务、乡风文明、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乡村治理“十二件事”,在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中贡献内江力量。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强化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发挥好“第一书记”作用,持续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完善“党建+电商”扶贫机制,围绕住房安全、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精神扶贫等重点集中攻坚,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县城新区,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打造“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幸福美丽甜城新村。

加快推进沱江流域(内江段)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级试点。加强流域污染治理。强化“一增一减一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积极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开展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五清”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实施内江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加强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修复流域生态环境。以沱江流域(内江段)国家和省控断面、生态敏感区为修复重点,确保生态基流占多年平均流量比例在10%左右。加大岸线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实施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推动建立沱江流域沿线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动机制,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联合调查和处置。推动沱江沿线城市共建沱江流域生态经济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