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周朝的仓山大乐 这里还在表演

2018-10-19 07:41:5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仓山大乐表演。肖开丰摄

  帝主庙。本报记者王向华摄

  “古郪国居址,胖子店旧楼。”这句话,指的正是德阳中江县仓山镇。

  10月10日,全川报纸副刊编辑记者中江主题采风活动来到这里。这个位于中江县城南部的古镇,地处德阳、遂宁、资阳三市交界。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古郪王国的治地。到了隋朝,建飞乌县,留下了不少故事和传说。明末清初开始,更是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江县域南部及周边县区地域性物资集散中心和商业重镇,至今依然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

  斗转星移,由于诸多巧合,幸运的仓山,除了保留下许多物质遗产,还有起源于周朝的仓山大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记者吴梦琳

  A

  商业重镇

  “胖子店”上了全国地图

  仓山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历史变迁,几易其名。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从明清时期开始逐渐兴盛繁荣,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商业重镇。

  在仓山境内,郪江自西而来,绕镇而过又蜿蜒着向北流去,润泽出一个丰沃场镇。据了解,如今仓山古镇核心区共有4条街,总长约1公里。整个场镇约有近3万人,因此与一般古镇的静谧不同,这里更加喧嚣和热闹。记者到来时临近午饭时间,街道两旁明清风格建筑的古民居里,飘出各种饭菜香。

  据《前汉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郪国的一支部落就生活在四川的郪江两岸,仓山镇的郪城村就曾为古郪国都城。后来,三国名将姜维也曾屯兵于此地。到了隋朝开皇年间,建飞乌县,唐朝时期又将整个飞乌县划归为梓州所有。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就曾客居在飞乌,并撰写了《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

  到了明清时期,虽然仓山归属又多次变更,地名也几易其名,但因区位优势独特、自然条件优越而逐渐发展兴盛,成为当地区域一个商业繁盛的物资集散中心。如今在中江,还有这样一句谚语:一胖二墩三兴隆。其中的“一胖”,正是指旧称为“胖子店”的仓山,是过去中江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

  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里这样记载:“胖子店在中江县南一百八十里,商务繁盛,人民众多,产井盐。”今年68岁的仓山人朱家华,过去曾在当地运输公司工作。他告诉记者,在上世纪50年代,全国地图中都能找到“胖子店”的名字。过去几十年间,当地也一直广泛流传着“赶胖子店”的说法。“每逢阳历双号,附近的村民都要来这里赶场,卖米的、卖菜的、卖鸡鸭的……热闹得很。”

  当地退休干部田明仲,曾对仓山“胖子店”地名由来进行考证,他认为最可信的有这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里产盐,清朝民国时期,这里是成都与遂宁两地经商往来的必经之道,当时交通工具落后,食盐必须靠人们肩挑背驮运往四川西部和北部,又从成都川西坝、温江地区担大米回遂宁,镇上客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为方便商人歇脚,有个王姓的胖子在此开店经营饭食,人气日盛,还有个廖姓的胖子在此杀猪卖肉,生意火爆,因此人们便把仓山戏称为“胖子店”。另一种说法,则是这里的土地肥沃,繁荣昌盛,人民丰衣足食,安康舒适,因此胖子很多,有当地民谣佐证:“走进街门口,胖子在招手;走出通天门,胖子在送行;茶馆坐一坐,胖子好几个;酒店喝一杯,胖子围成堆。”

  “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可见当年仓山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商业重镇。”仓山镇政府工作人员说。

  2007年,当地开始对仓山古镇及周边环境进行修缮和打造,但古镇的核心布局并未改变,除了解放路、和平路、建设路、幸福路四条主街道构成的井字形布局外,还延伸出纵横交错60余条小巷,巷子都很窄很深,往上望,似乎就是“一线天”。

  “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在这些巷子里躲猫猫。过了几十年,这些小巷道基本都完好地保留下来了,如今小孩子们,依然可以继续在这里躲猫猫。”朱家华说。

  B

  古建筑群

  麻城移民乡愁寄放之地

  古镇里的帝主庙古建筑群,保存完整、规模宏大,是为数不多的四川会馆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也见证着“湖广填四川”那段重要历史。

  清朝初年,仓山镇迎来了湖北麻城的大规模移民。由于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清雍正年间,移民们在这里修建了在湖北麻城非常受敬仰的帝主庙。

  帝主庙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947平方米,建筑面积1347平方米。记者看到,整体布局为复合四合院,山门为砖石结构的牌坊式门墙,高大气派,翘角飞檐,有门洞三通,石门上的石雕图案繁密且精美,主要为龙凤等祥瑞图案。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带领下,步入四合院,看到其余主体建筑全部为两层高的木结构房屋,分为戏楼、耍楼和正殿等,其中正殿为木结构单檐歇山式筒瓦顶,抬梁式梁架,中轴线两侧建筑为左右廻楼,前窄后宽呈八字形,檐柱上有雕花撑弓,梁枋上有戏剧人物雕刻。

  如今在庙内,保存着一些碑刻,其中一块石碑上,有“麻城县帝主会”字样。曾经担任仓山镇镇长的姚开天告诉记者,当年,“湖广填四川”的外省籍人士就常来此地叙乡情、祭祀酬神、互助联谊、洽谈商务等等。“上世纪80至90年代,这里还曾作为仓山镇政府办公所在地,后来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将办公室全部搬了出去,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存和文化旅游景点。”

  再往里走,与帝主庙相连的,则是禹王宫建筑群,是当地为祭祀治水的大禹而兴建。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禹王宫坐东向西,原建筑为复合四合院布局,总占地约2037平方米,原本的山门、戏楼、前院廻楼、厢房等建筑被毁,保存下中殿、正殿及部分左厢房,现存古建筑的面积600余平方米,其中正殿为明万历年间建筑,观音殿及左厢房则为清代建筑。记者看到,建筑群雄伟宏大,布局均衡对称,禹王宫正殿前檐下,有十个五铺作斗拱,别致精美,充分体现了当时匠人高超的技艺水平。

  2007年6月,禹王宫、帝主庙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禹王宫、帝主庙遭受重创,省上组织专家对古建筑进行了全面恢复重建,2011年7月顺利完工,再现这个文化遗存建筑群当年的气派和辉煌。“如今每年有不少专家、学者、游客,都专程到这里来考察游览。”姚开天说。

  C

  仓山大乐

  独特民间艺术生生不息

  由于诸多巧合,这个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还流传着起源于周朝的仓山大乐这样古老又独特的民间民俗艺术。

  “咚咚锵锵。”悠久的历史,也孕育出了仓山特有的民俗艺术文化,首当其冲的就是仓山大乐。

  据传,仓山大乐起源于周朝。一次周文王打了胜仗,将士们欢天喜地,以盾牌相击、刀枪相撞,青铜盾牌奏出的乐声震惊了文王,文王下令铸青铜大钹以代盾牌,于是大乐问世了。大乐传至唐朝时,唐太宗偶然听到此乐,觉得高昂动听,演奏队形壮观,遂将其命名为“唐大乐”,专供帝王登基、出巡时演奏。明末清初时,宫廷一周姓乐师,随“湖广填四川”迁徙入川,定居仓山,就把这种艺术带到了这里,并在当地组建起一支十余人的大乐队,在当地民俗节日“上九会”期间演出,就此流传开来,形成了当地独特的仓山大乐。

  仓山大乐一般由鼓与钹两支乐队组成,突出特点在于乐器大、人数多,边击打边跳舞,声势宏大、气势磅礴,融合了北方大锣鼓的粗犷雄浑以及南方小锣鼓的隽秀风格,2007年入选首批省级非遗。

  仓山镇文化站站长顾杰告诉记者,如今镇上有专门的仓山大乐队伍,登记在册的共有100余人,逢年过节时,都会举行演出。“现在仓山大乐在以往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共有七钹,每一钹的节奏、律动都不一样,如果是从第一钹打到第七钹,要一个多小时才能表演完。”除了在镇上演出,周边地区有重要庆典时,也会邀请大乐队去演出。

  在当地,与仓山大乐队齐名的,还有一支太婆龙灯队。大乐源于传承,太婆龙灯却源于创新。

  在旧时,舞龙是男子的专利。上世纪80年代,仓山供销合作社一批女职工,发起了女子龙灯队,而且队员们的年龄基本都在60岁以上,开启女子上街舞龙风气,一时引发广泛关注,被称为“仓山太婆龙灯队”。

  二龙抢宝、滚龙抱柱、黄龙缠腰、五花盖顶、嫩龙散花、游龙下山……如今,这支更新换代后的太婆龙灯队风采依然不减当年,能够一次性演出30多个精彩动作。“这支队伍很受欢迎,附近区域的商家开业、节日庆典等等,都会邀请他们去表演。”顾杰告诉记者,为了传承仓山独有的民俗文化艺术,如今当地也组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让老队员带动新队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参与进来。

  如今,仓山已入选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及全省首批42个省级特色小镇。去年,仓山提出打造音乐文创小镇目标,目前相关规划已基本制定完成,将打造古乐茶馆、古乐学堂、古乐器加工坊、古乐博物馆等,让古乐响彻古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