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伟大时代 奏响奋进强音

2018-11-08 08:12:4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

编者按

今年11月8日,是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节日。永远在路上,是这个群体最精准的写照。把握正确导向,他们一直在路上。近段时期,我省新闻战线深刻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部署落实,进一步提升我省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讲好四川故事,他们一直在路上。我省新闻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工厂企业。他们奋笔疾书,捕捉镜头,讲好四川故事,为新时代放歌,为新征程鼓劲。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中,四川媒体单位的9件作品获奖,其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有4件。

这些获奖作品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获奖者们又有哪些感言?在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里,请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深山里“走人户”走出佳作

□本报记者 任鸿

每次见面,巴中市平昌县得胜镇独柏村的吴禹益大爷总是喜欢在院坝里摆起一条长凳,与川报记者好好摆上一会龙门阵。他眼前的这个小伙子,从2014年开始,就常来“走人户”,从院子里的鸡鸭到厨房里的饭菜,总喜欢看个不停,问个不停。

2017年1月22日,四川日报刊发稿件《新房子只见楼梯不见楼》,用一篇不长的通讯报道了吴禹益“住新房、有新味、兴新业”的生活巨变和崭新的精神面貌。这篇作品,也在今年摘获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为何要持续到深山里的贫困户家“走人户”?11月7日,该文作者庞峰伟道出缘由,2014年上半年,他走访了几个月,最终在巴中市认真选取5个点位,从脱贫攻坚、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等视角长期跟踪观察。贫困户吴禹益引起了他的注意。吴禹益一家,曾经住房不安全、无产无业、没有精气神,是大巴山区贫困户的典型代表。前几年,到吴禹益家,庞峰伟印象最深的,除了破旧的房屋,就属“味道”了。在土坯房的客厅里采访,猪圈里的粪臭味飘到客厅,刺鼻难闻。厕所,就是猪圈旁搭两块木板,得捏着鼻子“方便”。几次“摆龙门阵”,吴大爷都提到一个心愿:能在离世前,给孩子盖个“暴雨天能踏实睡觉的结实房子”。

近年来,我省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吴禹益身上也有了生动的体现。

得知吴禹益一家在2016年底易地搬进了新家后,川报记者立即前往采访,并发现了“新房子只见楼梯不见楼”的怪现象,成功挖掘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正面典型——既从实际出发,坚持量力而行原则,符合国家政策,又着眼长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这篇报道在行文上用“望、闻、问、切”四字对文章作了切分。据编辑此稿件的四川日报首席记者梁现瑞介绍,之所以选择用“望、闻、问、切”四步诊疗法的结构行文,是希望在形式上有所突破与创新,用新颖的形式,朴实的语言,画面感强的描述,让老百姓看得懂、愿意看这篇新闻报道,以小见大、弘扬主旋律、记录时代变迁。

报道经四川日报和川报观察客户端刊发后,迅速被人民网、新华网等数十家媒体转载。当地的这一创新做法因此得到关注,成为四川脱贫攻坚工作的创新案例之一,陕西、重庆等地还组队前来取经,推动四川经验在全国一些同类地区因地制宜推广。

感言

四川日报首席记者梁现瑞:记者就像种田人,唯有踏踏实实在一线,认认真真“走转改”,才可能真实见证并记录新时代。一个年轻“庄稼汉”的秋收背后,是许多幕后前辈的无私帮助,向他们致敬!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期待收获的贫困老乡们也正在努力耕耘,同样向他们致敬!

传播量百万级爆款源于不断的创新

□本报记者 任鸿

“四川在线网络专题《打开这幅手绘长卷,带你一起‘川’越5年》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网页设计类二等奖。”11月初,获奖的消息传来。作品的主创之一,四川日报微博微信主编张运骄难掩激动之情,“荣获中国新闻奖,对我们来说,是最高的职业肯定。”

时间回到2017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前,四川日报微博微信联合四川在线提前策划、推出“‘川’越5年”手机端网页作品。作品不仅引爆四川人的朋友圈,还被21个市州政务、媒体官微转发,传播量高达百万级。

这个新媒体爆款是如何诞生的?张运骄向记者讲述了创作过程。

“创作团队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策划。大家觉得,新媒体产品一定要可视化,并要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选择能够引发共鸣的事件场景,还原呈现,让读者可知可感。”

总体思路确定后,接下来是创意。张运骄说,通过“头脑风暴”,创意诞生了,就是用手绘水墨画长卷来反映四川5年来灾后重建、交通建设、脱贫攻坚等重大成就。“我们希望通过手绘水墨画较好地还原新闻现场。同时,利用绘画作品丰富的色彩、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感染读者。”

初稿成形后,团队又提出给作品加入场景动画交互的创意。“这是作品的点睛之笔。”张运骄说,增加交互环节,可提升作品的趣味性和代入感。为此,团队设计了8个交互场景,读者可点击屏幕让中欧班列发车,让四川最后的“无电村”通电,让民航客机C919在天府国际机场降落,等等。

“一个多月的创作,我们尽量做到精益求精,不愿舍弃任何一个好的创意。”张运骄回忆,“离作品推出还有几个小时时,大家想到要让图中的大熊猫‘滚’一下,来展现大熊猫的‘萌’。于是,团队又加紧分工合作,为作品再添亮点。”

张运骄说,这些细节上的创意都是作品能获奖的关键。但她认为,能生产出传播量百万级的新媒体爆款,靠的不是“走运”的灵光一现,而是长期的积累。“创新,是我们工作的日常。我们每天都会进行‘头脑风暴’,在包装新闻稿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收获中国新闻奖,兴奋之余,张运骄和同事们不敢“沾沾自喜”。“现在回头去看这幅作品,显得有点‘稚嫩’了。”张运骄告诉记者,新媒体技术更新特别快。比如,作品中需要读者去启动的动画交互场景,现在的技术直接就能实现自动播放。“创新,永远在路上!”张运骄感慨。

感言

四川日报微博微信主编张运骄新媒体编辑不是新闻的搬运工,而是化妆师。要当好新媒体编辑,不仅要加强日常的学习积累,提高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更新率,还需要“打开脑洞”做加法。这样才能呈现出更丰富、有趣、易读的新闻产品。

走出演播室走进群众心坎里

□本报记者 钟振宇

11月7日,立冬,一场冷空气袭来,高原大地银装素裹。而康巴卫视的工作人员却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正在加紧翻译、完善节目在尼泊尔传播的合作协议文本。

刚刚荣膺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的《主播走基层·见证新景象》节目,是反映藏区群众真实生活面貌的一组系列报道,在海外反响很好。“最近尼泊尔天利文化出版公司发来深度合作邀请,年底前,工作人员将再赴尼泊尔,就更大范围的落地覆盖、传播交流等进行谈判。”康巴卫视总编室主任邓春说。

去年,为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康巴卫视就如何展示四川藏区发展新成就、新面貌开启了“头脑风暴”。经过反复碰撞,安排主播走基层的创意浮现出来。康巴卫视新闻部主任苟小华说,如果通过主播的视角去观察藏区,讲出的故事或许更有味道,观众也更愿意收看。

这是一次创新,更是一种挑战。在短时间内密集安排多位主播走出去,反对的声音不少。但康巴卫视编委会统一思想,坚定支持多位主播走出去——通过主播相互支援、提前录制、档期调整等方式,既保障正常的播出运行,也让承担任务的主播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任务中去,打造出精品系列报道。

炉霍县虾拉托村的百合花基地,村民卓玛手把手教他们播种百合花种子;九龙梅花鹿养殖基地,他们感受到帅气小伙儿杨过在创业路上的叱咤风云;从黑水到若尔盖的路上,遭遇大雪,他们一口干粮一口冰冻山泉……

三路人马行走基层、蹲点村寨。通过在田间地头的所见、所闻、所感,直观、鲜活地讲述了四川藏区各地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及干部群众勤劳致富、脱贫奔康的火热面貌。

“当我重返演播室和往常一样准备播报新闻时,我想起卓玛,想起杨过,想起那些挂满淳朴笑脸的老人们。”主播扎西措说,想到这些,工作的烦闷枯燥一扫而光。

最终,康巴卫视的这档系列报道同步在尼泊尔播出,展示了今日雪域高原社会经济发展的崭新形象,得到旅尼藏胞的好评。感言

康巴卫视新闻部副主任、首席主播启米翁姆:从高山峡谷到辽阔草原,这一路,我们为努力付出的故事而感动,为脱贫奔康的百姓而欣喜,为高原呈现的新景象而鼓舞。作为康巴卫视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深知自己的根在藏区。深入基层、走进百姓、贴近生活,带给我们的是充实、温暖、踏实……而这样的真切感受在靓丽的主播台上是不会有的。对于我们,每一次行走高原的经历,都是自己新闻路上的力量源泉!

3分24秒的视频为何引来8000万次收看量

□本报记者 钟振宇

11月6日,“川港澳合作周”活动在香港拉开序幕。当天,四川广播电视台旗下《四川观察》制作的一部相关主题H5动画宣传片,在微信朋友圈里火热传播。

“这是我们‘融合’实践的又一新媒体产品。”主创团队负责人岳学渊说,去年,川台在十九大开幕当天推出的原创说唱视频《总书记说四川话你听过吗》,把高冷的政经题材,做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争相转发的好作品。日前,这一作品获得了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的融媒创新类二等奖。

在不少川台人眼里,这部获奖作品对台里的启示是深远的。

《四川观察》客户端上线首日,有一句刷屏的话,“苟日新,日日新”。这也成为川台人投身新媒体后,每天都在思考的一句话。

如何展现四川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昂扬姿态和坚定信心?岳学渊回忆,面对新任务,大家以“四川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安逸”为创意点和切入点,展开策划创新。

在四川的生活感受到底怎么样?“悬崖村”如今变了吗?大家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大量内容。在考量视频流量的前提下,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制作,网络传播必定受限。岳学渊介绍,团队大胆地以音乐为主线,海采为形式,在创意音乐中见人、见事、见主题,并浓缩在3分24秒中。

思路的创新,离不开内容的深度和高度。反复学习相关文件、政策后,四川观察联合直播四川联盟的成员电视台,派出多个制作小分队赶赴各地,围绕灾后重建、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从我省创业先进、参会党代表和街头群众等18位对象那里,采集了大量鲜活的镜头和语言。

“面对大量的语言片段,我们发现,现有音乐素材库中的音律无法搭配,情感无法呈现。”主创团队中的音乐编辑们,对照文案反复吟唱,根据18个对象、18个情节,通宵原创了一首3分多钟的曲调,并反复制作音调,最终让整个作品轻松愉悦、朗朗上口,融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十九大开幕当天,作品一发布,就成为网络爆款视频。目前,视频全网播放量累计突破8000万次,网友纷纷点赞留言。

感言

主创团队:在作品的创作上,我们一直坚持两个字,一个是新、一个是真。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也看到了机遇。我们常说,“之前的生活是24小时待机,现在的生活是24小时开机。”因为融合创新,没有现成的路,唯有探索走下去。请相信,我们将一直坚守在这里不断努力,做出符合时代传播规律,有温度、品质、思想性的作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