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先锋|倾情创新“亲情”扶贫——记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的叶道理

2018-11-14 06:35:0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本报记者 吴晓彤

  【人物名片】

  叶道理,峨边彝族自治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德古”工作法、“亲情”工作法、“建房先行、基础填补”……在脱贫攻坚路上,叶道理始终怀着对彝区的深厚情感,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记者手记】

  “群众要脱贫,干部要舍得脱皮。”采访中,叶道理反复提及这句话。他在脱贫攻坚战线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总是白天跑工地、入农户,周末、节假日也从不休息,通过走访调查摸清了乡镇和贫困村的基本情况,总结出经验做法,细化帮扶举措、落实帮扶项目。

  他告诉记者,在扶贫干部心中,都有一个日历表,任务倒逼的紧迫感让他们时刻拧紧思想上的螺丝,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真扶贫、扶真贫”。

  【先锋事迹】

  “我们每一个集中区、集中点的建设项目,一定要建一个就建好一个,建成有特色的一个。”11月9日晚上11点,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叶道理还在和同事查看项目规划图纸。晚上熬夜加班是叶道理的常态。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在去年4月动工的毛坪镇灵凤村的彝家新寨项目中,叶道理大胆推出了“建房先行、基础填补”的新模式,实现建房与建路同步,节省建设时间一半以上。“我们只用了5个月时间,灵凤村的村民就搬进了新房子。”叶道理介绍,两年多来,峨边已完成2889户贫困户住房改造、1092名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

  “峨边彝族农村有一种习俗,婚丧嫁娶事宜相互攀比、大操大办,来一批客人杀一头猪,既攀比浪费,更助长不正之风。”叶道理深知贫困群众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同等重要。面对这些陈规陋习,他反复调研,认真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亲情”工作法,推进彝区聘礼金“双高”治理。

  去年,白杨乡瓦洛村贫困户曲木阿古的父亲去世。为了不让曲木阿古家大操大办,他带上当地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还请来附近的“德古”(彝族群众对德高望重人的一种尊称,专门为群众调解纠纷,在村落中享有较高威望)出面,曲木阿古最终接受了建议。

  主动介入群众的红白喜事,通过基层干部走“亲戚”、赶“人情”以及“德古”工作法,引导群众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风气。

  为了推广“亲情”工作法,叶道理策划并参与了电影《亲情》的摄制,设立了亲情工作基金,每年由县财政拨款100万元作保障经费。如今亲情工作站、亲情工作队和“德古”调解室已经扎根峨边的129个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