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四新”在川蓬勃生长

2018-12-08 06:32:4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12月6日,中柬合作的大型史诗舞台剧《吴哥王朝》升级版在柬埔寨暹粒省吴哥王朝大剧院首演。未来,每年数百万的国际游客有望通过该舞台剧领略灿烂的吴哥文明。

打造这台剧目的除了柬埔寨企业,还有来自四川德阳的一家文旅公司。在四川,像这种不依赖财政拨款,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的新文艺群体正在迅猛发展。调查显示,全省各级各类新文艺组织83952个,约251万人。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四川新文艺群体家底如何?省文联耗时1年进行调研,以约100万字的《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给出了答案。

□本报记者吴晓铃

他们 更接地气、懂市场、有活力

新文艺群体,大致分为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聚落和新文艺个体工作者四类(以下简称“文艺四新”)。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介绍,与传统文艺群体相比,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不依赖财政拨款,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这种生存环境,决定他们运行机制多样灵活,更接地气、懂市场、有活力。

2015年,《吴哥王朝》的负责人周小衡正是在柬埔寨文化交流时看到在暹粒策划舞台演出的机会,决定寻找资本一起“走出去”。3年后,除了《吴哥王朝》剧目出炉,一个涵盖了剧院、水上乐园、餐饮服务等的综合产业项目也拔地而起。目前,《吴哥王朝》列入四川省“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库。而在6年前,四川文化企业域上和美同样也是看中拉萨的旅游潜力,斥巨资打造实景演出剧目《文成公主》,以演出为卖点配套旅游,如今累计收入达到7.7亿元。

调研显示,“文艺四新”规模大、种类多,接地气、懂市场,正在成为推动我省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省文联党组书记平志英介绍,没有财政拨款,注定“文艺四新”以创新创意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善于借助高科技和市场资本,运行机制多样灵活,服务多元精准。如泸县农民演艺网,这个群体的成员以当地民间演艺人才甚至农民组成,年收入已达到2.5亿元,惠及群众2000多万人次。又如蘑菇文创这样的小公司,只有5名固定员工,却借助网络平台,在很短时间内聚焦了不同地区1000多名手艺匠人,打造了一个手艺人的生态圈。

他们 资源利用和人才整合更专业

成都漫画星空社聚集了一大批年轻漫画师,他们着力打造大型原创故事漫画,部分作品已被改编成电影;樊建川的建川博物馆,如今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121件,藏量在国内少见;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的研究和发掘,培养了众多民族歌手和组合的四川知名音乐人陈川,以及凭借作品《枯瘦之美》在雕塑界独树一帜的雕塑家李先海,也都是各自领域的行业翘楚……

郑晓幸介绍,在市场的打拼中,“文艺四新”争取竞争优势的“法宝”还在于资源利用和人才整合的特色性及专业化上。《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显示,许多“文艺四新”正是依赖这两大“法宝”,使各种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而依托四川丰厚的文博、非遗等资源,以前并不受重视的沙画、叶雕画、漫画、童绘以及许多民间非遗文艺在内的文艺样式也迅速发展,得到市场认可。

记者了解到,尽管“文艺四新”发展迅猛,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以及面临资金短缺、场地欠缺等尴尬。成都红星路三十五号文创园区创始人、董事长卢勇说:“园区进驻的企业最需要在项目资源、资金和人才方面寻求文联帮助。”郑晓幸透露,《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已提出促进“文艺四新”健康发展的30条建议,涉及加强创作生产导向引领、加强文艺职业道德自律等多个方面。未来,省文联将在人才培养、宣传推介等多方面为新文艺群体服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