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跻身“5000万俱乐部” 意味着什么?

2018-12-13 07:37:5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覃贻花

中国内地第四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跻身“5000万俱乐部”

机务小哥演魔术、空乘跳起踢踏舞……12月12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成都机场”)2号航站楼内,庆祝“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的文艺表演,吸引不少旅客驻足拍照。

旅客,是“5000万”真正的主角。在他们一次次出发和抵达之间,成都机场作为“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中国内陆地区的航空枢纽和最重要的客货集散地”的地位愈发稳固。

站在新的数量级上,成都机场有必要重新打量,“5000万”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 侯冲

A

5000万中有什么?

成都“航空第四极”地位更加凸显,对外交流“朋友圈”越来越大

1956年12月12日,成都双桂寺机场划归民航,更名“成都双流机场”。1995年11月30日,被批准更名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04年,成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才突破1000万人次。

之后,成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进入增长快车道。分别在2009年11月突破2000万人次,2012年12月突破3000万人次,2015年12月突破4000万人次,2018年12月突破5000万人次。

“很惊人!”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表示,“像成都这种平均每3年增长1000万人次,很少见。”

放眼全球,5000万也是一个沉甸甸的指标。据一份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排位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美国亚特兰大机场以10390万人次排第一位,北京首都机场以9579万人次排第二位,上海浦东机场排第九位,广州白云机场排第十三位,紧随北上广之后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4980万人次排第26位。

5000万,意味着成都“航空第四极”的地位更加凸显。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航空第四极”从侧面反映了成都这座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近10年来,成都GDP平均增速达到11.3%,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正是因为经济发展的持续繁荣、活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往来于蓉城。“迈上5000万台阶,将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成都参与和影响全国和全球经济社会事务能力,提供更有力支撑。”

5000万,意味着成都乃至四川“朋友圈”越来越大。今年以来,成都机场坚持以“深耕欧非、加密美澳、覆盖亚洲、突出东盟”为方针,规划航线网络。新开成都至洛杉矶、纽约、开罗等地的洲际远程航线,以及成都至兰卡威、伊尔库兹克、万象等地的亚洲短程航线,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在中西部地区位居第一。

土耳其奥努尔航空公司执行董事法蒂透露,明年初,成都和伊斯坦布尔直航航线将开通。此外,成都机场还将力争新开成都至仰光、芭提雅等地的国际航线。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杰介绍,到2020年,成都机场国际(地区)航线数将力争达到130条,旅客吞吐量争取突破6000万人次。

B

5000万带来什么?

吸引外商和高端产业布局四川,加快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进程

年旅客吞吐量既是衡量一座民航机场活跃度的指标,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的风向标。迈入“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能给成都乃至四川带来什么?

首先是吸引外商和高端产业。曹允春认为,对于电子信息、手机芯片、生物医药等新经济企业来说,很看重一座城市交通枢纽作用。“如果你连直飞航班都没有,外商会觉得开放程度很低,经济水平也不高,怎么会到这里投资呢?”目前有23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川谋发展,也从侧面证明了成都在全球交通版图上的重要位置。

对于这一点,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行政及财务运营总经理林岚深有体会。作为丹麦的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入川已有10多年。之前公司高管从哥本哈根来成都需要中转,时间长达15到20个小时。“本月直航后,大大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

其次有助于成都成为新的国际枢纽。民航界一直有一种观点,即在北上广三大门户枢纽外,西部地区同样需要一个门户枢纽。

从成本来看,相比北上广,从中国西部去欧洲更节省时间,大部分“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和地区位于中国西面;从发展来看,无论是新一线城市成都还是GDP全国第6位的四川,也需要一座“门户机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认为,航空枢纽的形成,有赖于当地经济规模、城市活力、机场布局等各项指标,而成都恰恰具有这种优势。

法蒂同样看好成都。他说,成都是土耳其通往中国西南地区的大门,在成都2小时航程范围内,覆盖了大量人口,可以进一步促进土耳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这也是我们必须开通直航的理由。”

C

5000万后做什么?

打造“智慧中转”,让越来越多的旅客能够经成都飞全球

5000万级之后的成都机场,发展方向更加引发关注。

放眼全国,千万级的较量日趋激烈。仅在今年,就有宁波、石家庄、珠海等多地机场进入“千万级俱乐部”。去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的7座机场,发展态势也非常活跃。

面对可以预见的更加激烈的客源与货源之争,如何保持优势更上层楼?

从枢纽核心指标来看,比如中转旅客占比,成都差距明显,大约只有北上广的五分之一左右。

林智杰认为,成都具有广阔的腹地,可以着力做好中转产品,吸引国内的旅客和货物来成都中转。机场已有相关行动。今年,机场上线运行智慧中转平台。国际中转旅客关注机场官方微信,通过国航、川航及携程的网上售票系统获取中转电子优惠券,在成都机场只需出示券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享受中转优惠和服务。成都机场还向国际中转旅客推出一系列中转优惠及服务,包括快速安检通道、免费行李寄存等。

“北上广机场的背后,是经济发展的腹地,也有产业做支撑。”成都市物流办副主任刘学军认为,要想巩固并提升双流机场的枢纽地位,首先要形成枢纽跟经济发展相互联动的格局,其次是提高航线广度和通达性,做好航空公司之间的衔接和优化。

在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双流机场的货运短板也在凸显。仅靠两条跑道,去年香港国际机场货运量全球第一、客运量全球第三。同样两条跑道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去年客运量不仅比前者少约2000万人次,货运也只有八分之一左右。

于成都而言,潜力同样巨大。2020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投入使用,成都迎来“一市双场”时代。两场资源将使成都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林智杰认为,“一市两场”的分工很关键。如何避免中转旅客在两场间奔波,在单一机场形成最完善的国际航线网络覆盖,需要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智慧。

戴宾建议,以成都为航空主枢纽,以省内其他机场为支线点,对外形成连通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空干线网络和省际航线网络,对内形成“干支”的协作联通体系,才能建设轮辐式中转型的西部中枢机场。

5000万,是又一个起点,是更高效的管理,更密切的协作,更宏大的期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