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绵阳市委书记刘超:在治蜀兴川“四川画卷”中贡献“绵阳力量”

2019-01-19 06:09:53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努力蹚出一条军民 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是 习近平总书记给绵阳出 的‘考卷’,我们必须答 好。争创国家军民融合 创新的排头兵,也是推动 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必然 选择”。 ——省人大代表、绵阳 市委书记刘超

1月14日,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作为省人大代表,绵阳市委书记刘超带来了怎样的“绵阳2018年答卷”?

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第二大经济体……一张张响亮的名片,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特色,也体现着这座城市在四川发展大局中的分量。

作为绵阳“班长”的刘超,又将如何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征程中贡献更多“绵阳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梁波姚茂强

“晒”成绩

经济发展规模质效同步提升

预计2018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6.8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居全省第1位;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4亿元,增长12.6%……

在刘超看来,最耀眼的一组数据,就是投资增速自1985年绵阳建市以来首次位居全省第一位。“当前的投资,意味着未来的产出,也体现着发展的后劲。”刘超说,“特别是在投资总量实现扩张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投资的有效性、合理性也在不断增强。”

去年,绵阳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均在22%以上。这其中,京东方、惠科等一批百亿先进制造业项目贡献巨大。同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58.37%的民间投资,增速更是达到28.3%。“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也反映了绵阳经济发展的活力。”刘超说。

除总量外,刘超更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质效。2018年,绵阳税收增长17.5%,总额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六成。绵阳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位。

“高质量发展绝不是不要GDP及增速。没有增速,何来总量?没有总量,何来人均?GDP的总量和增速仍然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刘超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现总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辩证统一的发展。

科技城

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时,专门对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批复的《绵阳科技城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科技城打造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赋予四川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寄予厚望的重要工作。”刘超说,“科技城是绵阳独有的金字招牌,也是绵阳区别于其他城市最鲜明的特点。”

去年,绵阳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6.54%、居全国前列。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总数达到272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升规入统超过60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5%、38.2%。这些成效反映出,科技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努力蹚出一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给绵阳出的‘考卷’,我们必须答好。”刘超说,“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也是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必然选择”。

刘超介绍,去年,绵阳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召开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制定出台军民融合“三年行动方案”,今后每年都将滚动推进一批重点工作事项。确定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行动、军地一体化建设行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行动、军民融合产业培育行动、军民融合生态优化行动等军民融合发展“五大行动”,明确了绵阳未来几年军民融合发展的“路线图、任务书”。

为了保障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绵阳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建立起“一院所(高校)、一市级领导、一牵头单位、一工作专班、一实施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

今年1月14日,绵阳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挂牌,这也是绵阳机构改革后首家挂牌的机构。“作为市委军民融合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军融办将主要负责处理市委军民融合委的日常事务,抓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导落实。”刘超介绍,“这也是市委推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创新。”

一体化

将坚持“和而不同、错位发展”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次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入推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

刘超表示,绵阳是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环成都经济圈龙头城市,也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保护区3个区域的交汇点,在落实省委重大战略部署中肩负着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

围绕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绵阳编制完成《绵阳市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重点任务清单》,主动与成都市、德阳市签订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确定与成都开展72个合作项目,现已启动12个;确定与德阳开展43个合作项目,现已启动5个。

刘超说:“我们将坚持‘和而不同、错位发展’,加快推进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携手打造优势互补、协调联动、联系紧密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围绕落实“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刘超表示,绵阳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聚集资源要素、拓宽发展空间,以全面开放推动改革深化和高质量发展。去年,绵阳人民期盼已久的绵西高速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省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5位,通车和在建高速总里程达到620公里,居全省第3位。

尤其是绵阳去年新签约招商项目369个,其中5亿元以上8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全市近年引进100亿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累计达到14个,到位国内省外资金760.24亿元、稳居全省第2位,实现了招大引强的新突破。

论县域

不起眼的0.7个百分点,极为重要

在绵阳经济数据中,有一个0.7个百分点。尽管不起眼,但在刘超眼里极为重要。去年前三季度,绵阳县域范围GDP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77.8%、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不充分不平衡是绵阳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强县弱、城强乡弱、县域分化,县域经济发展一直是绵阳的短板。”刘超说。

去年7月召开的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确立了做优“一核”、壮大“两翼”、统筹“三区”的总体思路。

其中:“一核”涵盖了涪城、游仙、安州3个市辖区和4个开发园区,是绵阳资源要素最集中、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两翼”以江油和三台为主体,发展基础较好、人口较多,是绵阳发展的重要支撑,将与中心城区形成“三足鼎立”的竞相发展态势。“三区”就是中部平原河谷片区、东南丘陵片区和西北山地片区,其划分覆盖了绵阳全域。

近年来,绵阳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动了真格”。出台了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设立了规模50亿元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支持各地加速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口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县域发展提速、质量提高、在全省类区县排位提升。

2018年12月30日,四川省通报表彰了全省28个2018年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绵阳涪城区、北川县、平武县名列其中,占全省总数超过十分之一。“我们就是要真金白银支持各县市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努力形成市县协同、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推动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刘超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