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四川经济“半百比”时代来临

2019-01-19 06:17:47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

距离省政府工作报告“晒”出2018年发展成绩单已经四天了,“4万亿”这个数据仍让不少代表“念念不忘”。

“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增长8%。”回顾过去多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曲线,2007年突破1万亿元,2011年突破2万亿元,2015年突破3万亿元。而2018年的这个数据,代表着四川首次实现3年迈上一个万亿台阶,经济强省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进入四万亿元俱乐部,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是一个强烈的信号。”1月18日,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提起这个数据,语调中仍然难掩激动。

在李后强看来,这是多年来四川经济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显著标志。站在新的起点,“四川经济将会加速发展,未来极有可能两年就上一个万亿台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摄影雷远东

< 现状 >

“半百比”经济时代来临

四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50%;科技对经济的贡献早已超过50%;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达到50%;累计新增企业5.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占全省的49%,也接近了50%……

这些数据表明,四川已经进入了一个“半百比”经济时代。

“从各种数据看,我们都超过了50%。当实现了半百比后,一个地方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建设步入新阶段。”李后强说。

四川已经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上,这种新阶段体现在交通新规模、开放新水平、产业新组合、体制新再造、科技新贡献、战略新设计、经济新能级等等。在李后强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很多数据,但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台阶,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动力 >

开放与创新共同着力

“内力是四川近年来不断的创新发展,外力则是不断提升的对外开放能力水平。”李后强解释道。

而所谓内力,是四川在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不断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而形成的。这其中就包括四川提出的“5+1”现代产业体系。李后强认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五大产业,是四川经济发展的五驾马车,它们同时又在数字经济的渗透、催化下,内部形成化学反应。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四川的产业链条形成得比较好,链条之间有协同效应。

再谈到外力,过去一年,四川的水陆空、铁公机都取得了不错成绩。如川藏铁路成雅段、成蒲铁路和巴陕、雅康高速建成通车,全省建成高速公路达7238公里,开行国际班列2600多列,国际(地区)航线新开通10条、达114条,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等。

“从‘蜀道难’到‘蜀道通’,交通的通达,促进了开放性经济的发展,外来的生产要素与本地的资源结合了起来,本地的潜力和能量释放出来了。”2018年,落户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6家、达347家;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突破万亿元,实际到位外资增长10%,货物进出口额增长30%,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增长28%。

“这些都是四川开放的结果。”李后强说。

< 未来 >

或将两年迈上一个万亿台阶

四川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突破1万亿元,2011年突破2万亿元,2015年突破3万亿元,而2018年突破4万亿,首次实现3年迈上一个万亿台阶。

在李后强看来,这个数据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四川经济如今是实现了化学反应,下一步即将进入‘核反应’阶段了。”他估计,“可能不久之后,会两年迈上一个万亿台阶,甚至是一年迈上一个万亿台阶。”

去年省委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在李后强看来,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和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就正好适应四川发展新阶段。

“过去,这些要素资源大多流向成都,而在新战略下,它们都将涌进‘多支’,涌向二三级城市以及农村。”李后强说,很多城里的生产要素如工商资本、人才等的再次下乡,已经悄然开始。而这些要素的流动,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四川的二三级城市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李后强建议这些地方需要更加重视营商环境、政务环境、交通等软硬件条件的打造,以吸引更多优质的生产要素涌进来。

“四川巨大的潜力正在不断地释放,作为四川人感到很骄傲。”这位专家型的人大代表对四川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