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大飞机机头“四川造” 今年试点驾驶舱部分智能化生产

2019-03-30 06:09:26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机头装配车间,工人正在C919机头装配线上忙碌着。 本报记者杨树摄

【名片】

C919大飞机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是C919大飞机的机头唯一供应商。

□本报记者朱雪黎

【探访】

3月29日,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第7架C919大飞机机头正在进行最后的装配工作。4月完成适航检查后,将从装配车间发运,前往上海进行总装。这是今年将交付的研制批的最后两个机头之一。

淡黄色蒙皮的飞机“大脑袋”,长6米多,宽、高4米左右,“重有2.4吨”。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唐建中说,一架C919大飞机机头从零件制造算起,到正式交付,需要14个月左右。

唐建中说,今年还将交付C919大飞机研制批最后一个用于疲劳试验机的机头。

从只造“壳”到造完整机头

“我们现在交付的机头,严格来说还只是一个‘壳’。”唐建中指着车间内预留出的一大片空位说,这里将单独成立一个工段,在原来只做结构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模块化交付。

模块化交付,简而言之就是交付的机头是一个完整机头,除了有“壳”,还完成其中系统设备等的安装,后续总装只需对合、调试即可。

这是国产民机生产的一个趋势。目前,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已成立ARJ21机头系统集成工段,一组人员正在上海进行培训。“按计划,今年7月左右正式开始系统集成工作。”唐建中说,相比结构,系统零部件等装配更为复杂。目前整个车间才170余人,而即将新成立的这个工段就将有40余人。

“除了模块化交付,我们还将介入机头设计。”唐建中说。在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大门口,一块写着“中国商飞上飞院(成都)机头设计中心”的新牌子已挂立起来。未来,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要从制造供应商升级为产品供应商。

为了让设计和制造工艺更好协同,在设计中心,专门预留10余个制造工艺人员的工位。“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并行工作,可以更好保证设计的产品便于制造。”唐建中说,以标准件、结构件选用为例,工艺人员更清楚哪些更常用、更好用,可以在设计环节提出,便于控制成本,优化制造。

从人工制造到智能化生产

在装配车间,一头是一条C919机头装配线,一头是两条ARJ21机头装配线。还未量产的C919机头装配线略显冷清,而两条ARJ21机头装配线已进入满产状态,今年计划交付30个机头,各个工位都站满紧张忙碌的工人。

“尽管C919机头比ARJ21机头更大更复杂,但制造周期却更短。”唐建中说,从体量上来说,ARJ21可搭载70-90人,而C919基本型全经济级布局为168座,混合级布局为158座。C919机头包括驾驶舱、前起舱、壁板、机头地板、舱门等几大组部件,涉及模块300多项,安装零件上万件,螺栓、铆钉等标准件更多达十几万件。但因为首次采用全数字化设计、制造、检测等,制造周期大幅缩短。

量产在即,扩产能势在必行。“目前,有一条C919机头装配线,可年产20架C919大飞机的机头。”唐建中说,按照计划,2025年需要交付45架C919大飞机的机头。目前,计划新增一条传统装配线,基本可以满足需求。而要满足2030年交付140架C919大飞机机头的需求,则需要新的生产线。“我们计划在这儿建设一条年产100个机头的智能化装配线。”唐建中指着一旁打围起来的空置区域说。今年将率先开始试点驾驶舱部分智能化生产。其他部分将在正式进入批量生产,设计状态稳定后,进行智能化生产。届时,C919机头制造周期将进一步缩短。

而对于“机头专业户”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而言,C919机头也不是终点。“CR929远程宽体客机机头设计等工作也已展开。”唐建中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