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草种的尴尬与突围

2019-06-04 08:38:4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

红原县安曲镇下哈拉玛村,牧民克科一家在收割牧草。   本报记者 吴传明 摄(资料图片)

5月21日,若尔盖县唐克镇嘎尔玛村外,工作人员在补种草种。   本报记者 王成栋 摄

川西北高原治沙

每年至少有400万公斤牧草草种需求

但八成来自省外

今日话题

四川草种如何图强

“草长出来没?出苗率咋样?”5月21日,治沙项目承包商李佳明骑着摩托,到几处治沙点查看今年开春后种下的草种长势,播下的有一年生和多年生多种牧草。正式播种前,他再三咨询了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

5月,草原上植树种草最忙碌的季节。若尔盖、红原等治沙重点区域,公路上时不时有拖拉机轰鸣而过,大多是参与春季草原播种作业的农用机。春天到来,川西北高原迎来了一年中治沙的黄金时段。只是,谁也不能保证这些草种能否落地生根、发芽成长。因为,用的草种来源多样,有的是“初次上高原”,甚至是首次来到中国。

□本报记者 王成栋

急与难

每年需草种400万公斤,仅两成为“四川造”

寻找牧草种子,是川西北高原从牧民到政府部门都着急的事。

监测显示,我省现有沙化土地总面积约1200万亩,其中,可以短期内治理、恢复植被的有1000万亩,绝大部分分布于川西北高原。还有大量退化草场需要治理和改良。种植牧草,是改良沙地和恢复草场的主要方式。

“除了固定流动沙丘、风口上种一点红柳和沙棘,其他地方都要靠草。”若尔盖县农业与科技局副局长张玉峰介绍,选择牧草作为治沙的主力,原因很简单:从改良土壤角度来看,在高原上,生长速度较快的牧草带来的腐殖质,远超灌木。

牧民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草种。“沙地不能放牧,但治理后能收干草。一亩地能产上百斤干草,能卖两三百块。”红原县瓦切镇瓦切五村放牧大户泽让多尔吉介绍,自己每年都会腾出两三千亩草场用于生产干草。作为对比,其他治沙植物,红柳并非牲畜的口粮又不具备其他经济效益,沙棘生长周期长且回报率低,牧草在备选物种中自然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省每年下达的沙化土地治理和退化草场改良任务合计超过200万亩。按照治理期每亩每年用两公斤草种测算,每年用草种起码要400万公斤。不过,“四川造”草种不到两成。

“我们年前就开始联系供应商发货,免得开春后找不到种子,耽误项目进度。”红原县治沙办主任喻安庆说,当地每年治理任务需要40万公斤草种,必须四处“寻种”。

1234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