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九龙治水”绘国土资源新“地图”

2019-07-16 09:27:4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

三调作业人员陈汝超在甘孜州进行外业调查。 唐叶珂 摄

三调作业人员在平武县询问当地村民地形情况。 唐叶珂 摄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四川已完成成果建库

关注

“内江市市中区,四审省检差错率为0.7%,成为全省第一个省检差错率低于1%的地区!”近日,省三调省本级集中审查办公区,核查人员正在检查各地的三调数据。

三调,指的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今年2月22日,我省启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百日攻坚”行动。截至7月初,已有41个县(市、区)的三调成果上报国家。同时,四川已完成成果建库,进入数据成果质量提升阶段。

□谭炜 本报记者 寇敏芳

A调查之变

从各查各到统一查,摸清四川国土资源家底

在“三调”之前,我国曾开展过两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一次是1984年-1996年的土地详查;第二次是2007年-2009年的土地调查。2017年,我国开始部署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三调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第一步。“打好地基,才能为开发利用创造条件。”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土调查首先需要查清地类、面积、分布等。“简单地说,就是调查我国有多少耕地、林地、草地等,它们分布在哪里,面积多少。”

其次,三调需要调查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另外,三调还需要摸清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跟以往的调查不同,三调从“土地”调查更名为“国土”调查,两字之差,意味着调查思路有了根本转变。

“过去,土地利用现状由国土部门调查、森林和湿地资源由林业部门调查、草地资源由农业部门调查、水资源由水利部门调查……导致数据重叠,行政资源浪费。”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三调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参考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原始调查数据,打破“九龙治水”的调查模式,形成一张底板、一套数据。

根据新的要求,三调工作分类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将湿地调整为一级地类,将园地调整为种植园用地。此外,本次调查明确删除了“耕、园、林、草”的地类确定次序,“以前是主要调查耕地,现在每个地类都需要调查,并且同等重要。”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