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记者再访新闻现场|回访“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汉旺镇:新居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2019-08-14 06:45:58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壮丽征程,川报见证。重温历史,奋斗新时代。四川日报·四川在线推出《记者一线行·随老记者再访新闻现场》全媒体报道,以四川日报60多年来的优秀新闻报道为线索源泉和观察窗口,以老记者为新闻“向导”,通过重返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新闻现场,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变迁和现实新貌,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讴歌四川人民艰苦奋斗、创新拼搏的精神,梳理四川对全国发展做出的重大探索和重要贡献。同时,在薪火相传中,锤炼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本组报道将持续至9月。这一期,让我们和原四川日报记者王沛一起,重返汉旺,感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奋进力量。

【我们的70年·旧闻新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

最大的一场地震。

地震中变成废墟的北川县城

地震造成全省

68636人遇难

36万多人受伤

17516人失踪

震中汶川县映秀镇

汶川、北川、青川、绵竹、什邡、都江堰……

这些地名,

或陌生或熟悉,

因那场特大地震而联系在一起。

2008 年5 月14 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直升机悬停在山顶,营救汶川山区的受灾群众。

2008年5月14日,消防官兵在北川县城营救受灾群众。

凝重的背影,鲜活的生命,

身着雨衣的军人站在峭壁上,挺立成山,

坚定地伸出双手,托举起危难中的生命。

2008年5月13日早晨,北川县城。3 岁的小郎铮被解放军官兵从废墟里救出后,用他稚嫩的右手向抬着他的解放军叔叔敬礼。

2008 年5 月13 日,救援人员在都江堰营救废墟中的伤员。

2008年5月14日,成都空军某部官兵在彭州市银厂沟的地震滑坡地带,组成人梯,搭建生命通道,抢运伤员,转移受灾群众。

这些永恒的瞬间,

都是无声的历史。

●2008年6月8日

国务院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原则、规划、实施、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2008年5月14日,东汽公司职工在绵竹市汉旺镇厂房展开救援。

●2008年6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18个省、市分别对口支援18个地震重灾县。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主动承诺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海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主动与四川省宝兴县、大邑县签订对口援建协议。

●2009年4月2日

全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从2008年10月起,到2010年9月止,我省要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

2008年5月13日,北川县。解放军战士营救出一名受伤儿童。

●2009年12月31日

四川省灾区重建农房全部完工

●2010年4月30日

四川省灾区农村公路恢复重建基本完成

●2011年8月

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我省正式下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

●2011年10月

按照国务院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要求,四川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胜利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

●2017年

39个重灾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27亿元,是震前(2007年)的3.2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48亿元,是震前的5.4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278元和14092元,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

《四川日报》2019年8月14日 05版

http://cbgccdn.thecover.cn/video1565750833798549917.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2008年5月13日,四川日报发表由王沛和陈露耘撰写的评论员文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战胜特大地震灾害》,在全国主流平面媒体中率先发表评论,在危难时刻充分体现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节选】

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抗击灾难、战胜灾难,从而生生不息的历史。灾难本身不是好事,但是每一次战胜灾难的经历,都成为我·们成长、壮大和无往而不胜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无数次证明,面对灾难,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面对这场罕见的灾害,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

——摘自2008年5月13日《四川日报》二版评论员文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战胜特大地震灾害》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战胜特大地震灾害》报道原文,刊于2008年5月13日的《四川日报》

震后9个月,王沛又来到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写下关于弘扬“东汽精神”的系列评论文章。

近日,我们与老记者王沛一起回访汉旺镇,在新居中感受奋起奋进的磅礴力量,在灾区巨变中展望美好未来。

原四川日报记者王沛在绵竹市汉旺地震遗址回访。

记者 伍力 石小宏 摄影 郝飞

【再访现场】

一座“江南小镇”重生在龙门山下

雨后的绵竹市汉旺镇汉旺广场一片宁静。

一旁的钟楼,时针分针定格在14时28分。

11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这个小镇成为极重灾区,钟楼从此停摆,当地将钟楼遗址永久保存下来。远处,东汽汉旺基地的大门依然挺立。

“时隔这么久,当年的一切依然令人震撼。”站在钟楼下,忆往昔,看今朝,王沛心潮澎湃。

重生的汉旺新城。

【回首当年】

提振信心

党报应该有所作为

“地震发生后,短短几小时内流言四起,恐慌和悲观情绪在蔓延。”王沛回忆,2008年5月12日晚上,时任报社总编辑提出,在特大地震突入其来的非常时刻,最重要的是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党报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因此决定要写这篇评论,于是王沛和同事陈露耘连夜加班,在2小时内写成这篇评论,并于5月13日见报。

“当晚10点左右,我来到川报夜班大楼开始写稿,这里灯火通明,同事们都在紧张工作。当晚不时有余震发生,可是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在王沛看来,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在突发重大事件面前理应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认真思考,王沛和陈露耘梳理出抗震救灾的共识和信心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三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四是灾区人民自立更生的伟大精神,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巨大提升。王沛告诉记者,后来的事实证明,上述五方面内容也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精神高度一致,产生广泛影响。

【再访现场】

涅槃重生

这里的人们感恩奋进

走进钟楼旁的绵竹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纪念馆,馆内反映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全过程的图片、实物有序排列,白色灯光映照下,馆内一片庄严肃穆。这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唯一在地震遗址建立的纪念馆,占地2600多平方米,分为序厅、灾难厅、救援厅、安置厅、重建厅、尾厅6个部分。“钟楼停摆了,但人们的生活没有停摆。”在王沛看来,灾区人民坚强奋进,才赢得了涅槃重生的希望。

在一幅东汽汉旺基地地震旧址的图片前,王沛驻足良久。

原四川日报记者王沛在绵竹市汉旺地震遗址博物馆回访。

“震后9个月,我来到东汽汉旺基地采访,一路看到都是板房。但后来再到东汽时,这里的重建速度超出想象,厂区已经搬迁并恢复生产,达到甚至超过了震前水平。”王沛说,这让他对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有了坚定的信心。

这样的信心,有现实的注脚。离开汉旺镇旧址,向南驱车不到5分钟,一座崭新的小镇令记者一行眼前一亮。宽阔的街面上,粉墙黛瓦的楼房整齐排列,远处山脉连绵起伏。走进居民陈庆竹的家中,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生活早已走上正轨。“地震时啥都不管了,只抱了一床铺盖出来,当时还以为天塌了,坐地上哭了好久。”陈庆竹的一番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重生的汉旺新城。

如今陈庆竹的家安置在汉旺新镇香山花园小区。小区是无锡援建汉旺新镇的项目之一,在这座重生的小镇,类似的援建项目还有很多。数据显示,无锡援建项目总投资12.5亿元,累计新建房屋面积31.6万平方米,新建新镇道路16.2公里,涉及基础配套设施、交通、商业、农房重建等各个方面,一座“江南小镇”重生在龙门山下。

时至中午,记者一行来到新镇广场,“汉旺新镇”的牌匾引人注目。广场两侧是饭店,对面是连片的家电家具商场。“进来坐嘛,炒菜蒸菜都有!”路过一家中餐馆时,老板热情招呼大伙坐下。“好热闹,都要没位置了。”王沛笑着说。“九黄线上的游客多,到我们镇上耍的也多,格桑花看过没?我们镇上就有!”笑容绽放在脸上,老板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重生的汉旺新城。

【展望现在】

抗震救灾精神在不断延续

北川中羌医医院院长朱伟:

在北川工作了20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让我永生难忘。在地震中失去亲人和家园的那种痛至今难以忘怀,但同样难以忘怀的还有人们在灾后重建中的自强不息和感恩奋进。

还记得地震发生后,流言和恐惧冲击着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焦躁与无助当中。第二天,四川日报就发表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战胜特大地震灾害》这篇文章,点出了抗震救灾的信心所在,让灾区群众仿佛吃下了“定心丸”。后面的实践更证明了这篇评论的意义,党和国家对灾区的巨大关怀,援建省市的无私奉献,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灾区群众感到无比的温暖,对未来充满信心。

地震过去11年了,身为北川县一名医务工作者,亲历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崭新的房屋、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北川中羌医医院也从无到有、从无等级到通过三级乙等民族医医院现场评审,医疗条件的改善,医务人员的努力,正为当地群众提供着更多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同时,医院对口帮扶的贫困村2018年也顺利脱贫。我觉得,在这一切变化里面,是抗震救灾精神在不断延续,是有一种力量在催人奋进的结果。

绵竹市玉泉镇派出所所长陈涛:

我是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当时我在绵竹市的清平乡派出所当民警。不少亲朋好友都被这场地震夺去了生命,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

对于灾区群众来说,要战胜灾难需要有一种精神,需要有一种力量,而这种精神和力量来自国家的关怀、社会的帮助,也来自媒体的报道。记得那时,从新闻上看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关怀、各地无私援助的消息,也从报纸上读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战胜特大地震灾害》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一次战胜灾难的经历,都成为我们成长、壮大和无往而不胜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句话,在当时的困难情况下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在灾后重建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那股精神,在不断的余震中,硬是没日没夜苦干,渐渐走出了地震的阴影,重建起崭新、美丽的新家园。

如今,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了11年,在这11年里,抗震救灾中的那些感人故事一直感动着我,抗震救灾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