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乡村旅游敲开四川百姓致富门

2019-08-14 09:59:00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编辑:覃贻花

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啷啰;挑起扁担,啷啷扯,咣扯,上山岗吆啰啰……”一首享誉世界的民歌,唱出了巴蜀百姓的勤劳和喜悦。

33年前,“敢为天下先”的川人,在成都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开起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四川,因此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

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提出,“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拥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有着独特而富集的农业资源,作为旅游大省,又有着鲜明而突出的风景特色。70年来,四川将两者相结合,走出了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致富新路线,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强省,帮助百姓多渠道增收致富。据统计,2018年,四川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相比1954年上涨了2500多倍。

世外桃源色龙村 藏区旅游新典范

“世外桃源”色龙村(姜宁 摄)

从康定城区沿国道318线东行,到达姑咱镇后驶向省道211线,约1小时后便来到孔玉乡。随后,沿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前行,越过“二十八道拐”后,到达色龙。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眼前的色龙村,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色龙,藏语意为“藏匿深山的村庄”。

“过去村里很闭塞,进山的路只有一条。到处坑坑洼洼,一般的车根本开不进来。”色龙村村民陈建青告诉记者,到了雨季,进山的路常常被山洪冲毁,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村里的一些老人,一辈子也没出去过几次。”

“路没通的时候,赶场去乡上,下山的小路至少得走三个小时,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讲起过去村里的穷苦,71岁的骆敏秀感慨地说,那时只能算勉强糊口。“50年代,我们家里20个人挣工分,一年全家才有200块钱。后来实行包干到户,日子慢慢好点了。”

2014年,当地终于修通了通往外界的色龙隧道。此前,色龙村村民的收入主要靠把花椒、核桃背到山下贩卖和挖虫草所得。

“交通条件改善以后,村里通过政策扶持修建起了羊肚菌种植基地,3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000余元,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村民陈建青说,让他没想到的是,村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竟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

地处大渡河东岸的色龙村,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首批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去年8月以来,色龙村按照“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的规划,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布局,对民居进行风貌改造,计划让当地村民吃上生态旅游这碗饭。

让村民们意外的是,政府投资400万元,最先建设的是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改变了色龙,每家每户的吊脚楼厕所被改造成景观,厕所功能被新建的卫生厕所取代。厨房垃圾统一由村里专人收集,污水经地下管网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生猪等牲畜粪便集中在化粪池作有机肥处理,粪水同样进入污水处理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孔玉乡党委书记贺冬看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改善当地的居住条件,也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只有环境好了,色龙的发展才能长久。

除了“厕所革命”,游客更加感到惊叹的是,在色龙村看不见一根电线杆。

“色龙隧道中有135台全息投影设备,村里安装超过34000米的LED灯带和多达3200盏洗墙灯。同时,全村‘五线下地’。放眼全国,这种‘配置’在村寨中比较少见。”色龙村乡村振兴项目规划设计师陈建青表示,他们要在力求保留色龙村原貌的前提下,打造田园农业,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结合,规划建设云海酒店、温泉酒店、体验酒店,将多户民房改造为高端民宿。同时,实现网络全覆盖,为建成智慧乡村打下基础。

如今,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色龙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今年五一期间试营业,接待游客1200余人次,留宿旅客110余人次,收入38029元,其中餐饮27829元,民居接待10200元,收入了乡村旅游的第一桶金。”村支部书记陈永强坦言,目前色龙村已完成乡村振兴一期规划建设工程量的70%,“我们尝到了‘旅游饭’的甜头,今后将以生态观光、康养度假、民俗风情体验为主,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游、生态游、农事体验游等产品,延伸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凉山“华西村”:农旅融合,把游客留下来

站在108国道上,眺望远处的村庄,果木成林,别墅林立,山环水绕。

这个坐落在安宁河谷西岸的小山村——冕宁县建设村,因2013年给村民现金分红1300多万元得以远近闻名,被誉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华西村”。谁能想到,这里20年前还是一个“前面荒滩,后面荒山”的村落,全村房屋五分之一是茅草房。

“以前全靠天吃饭,种的粮填不饱肚子。过年常常借米吃,煤油灯都舍不得点。”70岁的钱德莲曾经是建设村的妇联主任,她说,七八十年代步行去镇上开会总听不到会议的开头和结尾,因为全是泥土路,非常难走,“早上6点出门,到镇上会已经开始了,会还没开完就得往回赶,到家天都黑了。”

“曾经有多穷?内衣内裤都打补丁。现在,我们村的水果通过网上卖去全国,老百姓每年分红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早就是人人羡慕的富裕村了。”讲起建设村的变化,钱德莲笑呵呵地说,“做梦都不敢梦的事,成真了。”

钱德莲口中的梦想成真,得益于2010年的一场改革。那年3月,建设村村支书金洪元组织村两委讨论研究如何改变建设村的面貌,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为建设村的发展寻一条出路。

新农村建设于2010年3月10日正式启动,在不做青苗补偿的前提下,对一、三组山田进行田型调整、小改大,经过起熟土、垫砂土、回熟土、加绿肥等一系列过程,不均匀、不规则的零散贫瘠田块变成了大块的肥沃高产地,并配套了道路、沟渠、涵桥和电力,为日后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奠定了基础。同时,村两委抓住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发展良机,做出了一项改变建设村命运的决定:成立农旺合作社,在村内进行土地流转。入社农户签订入社合同,把承包地交给合作社进行流转、整理,发展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

2011年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以流转的1800亩土地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模养殖、大棚蔬菜,种植良种水果;修建3座水电站,总装机2.9万千瓦,农民入股年分红达700万元,到了2014年,社员分红达到1600余万元。7年时间,建设村完成了全村土地流转和村民入社。

“农旺专业合作社在建设村十分重要。合作社下设种植、养殖、投资开发等公司,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服务体系,现已建成蔬菜大棚420亩、水果基地1400亩,以及存栏2000头生猪的集约化养殖场。”建设村村主任朱小虎告诉记者,下一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把建设村打造成为攀西地区“宜居、旅游、康养”的圣地,“依托樱桃、蓝莓、草莓等,带动乡村旅游及农产品销售。依托阳光、高山景观的魅力,截流雅西高速沿线旅游人群,使建设村成为攀西旅游第一站。”

据了解,近年来,建设村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采取“现代农业+村办企业+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到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24000元。

建设村的会议室里挂着两张图,一张是建设村的旧貌,另一张是规划中的建设村。“建设村人正在进行老一辈从来没有的事业。”朱小虎自信地说。

12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